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国家标准于2008年12月28日批准发布GB/T 22744-2008《地理标志产品 济源冬凌草》
冬凌草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冬凌草片
商品名称:冬凌草片(济药)
拼音全码:DongLingCaoPian(JiYao)
【主要成份】 冬凌草。辅料为淀粉、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
【性 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绿棕色至绿褐色或棕色至棕褐色;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咽止痛。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扁桃体炎、咽炎、口腔炎见上述证候者及癌症的辅助治疗。
【规格型号】 0.25g*100s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5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 有少数人于服药后有轻度腹胀,肠鸣及大便增加,一般不需处理,减少药物用量即可自行消失。
【禁 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辛辣、鱼腥食物。 2.用于咽炎、扁桃体炎之轻症,凡体温高、扁桃体化脓者慎用。 3.服药7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 密封。
【包 装】 100片/瓶
【有 效 期】 24 月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41020014
【生产企业】 河南省济源市济世药业有限公司
话说冬凌草
1、冬凌草全株粗制剂临床疗效观察,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有一定缓解作用。
2、冬凌草在鹤壁太行山一带,当地百姓“户户有之”。患牙痛、咽喉痛,泡水饮服,三次即愈。民间有“日饮冰凌草一碗,防皱去斑养容颜,亮嗓清音苦后甘,驱除病魔身心安”之说。
3、临床试验证明冬凌草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等有一定疗效,使患者症状缓解、瘤体稳定或缩小,延长患者生命;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及慢性气管炎等亦有良好疗效。
4、冬凌草的抗消化道肿瘤的出色疗效而言,其他抗癌中草药难以“望其项背”。
5、冬凌草可防治放射治疗的副反应,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等。
6、中国内学者认为,冬凌草与多种常用化疗药如平阳霉素、博来霉素、顺铂和氮芥等均能配伍使用且显示出良好协同作用。
7、研究发现冬凌草还具有解热、降燥润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对感冒发热、口舌生疮、焦热上火等都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作为中老年人和一些特殊人群,如教师、演员、播音员等日常保健饮品,且有延缓衰老之功效。
8、中国内中医专家的普遍看法是,冬凌草及其制剂在治疗上述消化道肿瘤时的疗效甚至优于常规化疗药。
9、据《现代中药学大辞典》记载,冬凌草的性味和功用为:苦、甘、微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蛇虫咬伤、风湿骨痛等。主要作用有:抗肿瘤、抗菌作用和解热降燥等功效。
10、冬凌草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显著抑制或杀伤作用。
11、冬凌草若与现有化疗药物配伍使用,不仅能大大提高后者的抑瘤作用,还可降低其用量及毒副作用。
12、冬凌草抗肿瘤作用原理:对冬凌草甲素的抗肿瘤作用原理说法不一,但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这种成分是一种细胞毒素。
13、冬凌草对多种肿瘤疾病有效,对肺脉癌、肺鳞癌、食管癌、艾氏腹水癌、肝癌等多种常见肿瘤的抑瘤率高达41%,大大高于其他植物抗癌药,尤其对中国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的食管癌与胃腺癌最为敏感。
14、冬凌草作为治疗食管癌与贲门癌的特效中草药已被中国内中医学界所认可。
15、冬凌草自古以来太行山区的民间常年当作茶叶饮用。因其清热解毒、清咽利喉、消炎止痛的功能盛行于当地,被誉为“神奇草”。1972年,中国食管癌研究中心,发现冬凌草具有独特的抗食管癌,贲门癌、原发性肝癌功效,从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16、冬凌草药理研究表明,冬凌草制剂口服后不会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也不会影响RNA与蛋白质的合成。在这一点上它与紫杉醇有些相似。
17、冬凌草甲素对肿瘤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均有抑制作用。
由来
冬凌草,又名冰凌草,冰凌花、冻凌草。它在冬季早晨,气温降至0℃以下时,其内含物与地面水蒸气在茎上凝结成如纸的冰片,卷曲成各种图案,远看像花絮一样,素雅可观,我国药植物学家为了确切地表示它的这一特点,故名冬凌草。
由于济源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条件,使济源冬凌草的种群独特,与其他地方相比,其甲素含量最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急慢性咽喉炎、食管癌具有显著疗效。
济源冬凌草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医学科学研究所 、河南生物科学研究所进行的多种研究,冬凌草,又名冰凌草等,为唇形科香茶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其味苦,性微寒,富含36种有效药物成分,
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其内含冬凌草甲素、乙素、丙素和丁素,还含有挥发油生物碱、苦味成分、内脂和黄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记载,冬凌草的性味和功用为:苦、甘、微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蛇虫咬伤、风湿骨痛等。主要作用有:抗肿瘤、抗菌作用和解热降燥等功效。
其中冬凌草甲素和乙素为其抗肿瘤有效成分,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对各种癌病均有一定疗效,尤以早期食管癌疗效较明显。
此外,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等上呼吸道菌株也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现已广泛用于咽炎、扁 桃体炎和口腔炎的临床治疗。
现代研究发现冬凌草对感冒发热、口舌生疮、焦热上火等都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还具有解热、降燥润喉、降血脂、降血压、延缓衰老等功效。
冬凌草的传统茶饮泡制冲饮方法
愚公故里--王屋山的脚下。当地的人们都会以冬凌草作为治疗慢性咽炎、扁桃体炎、防癌抗癌的首选。很多人却不知道冬凌草其实食用还是有讲究的。例如:经过高温熏蒸后的野生冬凌草茶:色泽墨绿、同样有效的去除了本身的滋菌。饮用起来更为放心。在济源当地的冬凌草冲饮过程中。通常。人们都是将采集到的野生冬凌草进行高温熏蒸。然后自然晾干。这样有效的保持了野生冬凌草的原色原味。同样。很好的保留了野生冬凌草的药效不被流失。对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更是具有很强的抑制性。
【化学成分】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采用全自动IACP-9000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冬凌草含有Fe、Ca、Zn、Se等24种微量元素,丙氨酸、天冬氨酸等17种以上氨基酸,维生素C,及抑菌消炎防癌抗癌的冬凌草素、黄酮等多种生命活性成分。
茎叶含挥发油0.05%,主要为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柠檬烯(limonene),7,8-棕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ρ-cymene),壬醛(nonaldehyde),癸醛(decanal),β-榄香烯(β-elemene),棕榈酸(palmitic acid)等。叶含冬凌草甲素(rubescensin A,oridonin),冬凌草乙素(rubescensin B,ponicidin),α-香树脂醇(α-amyrin)。卢氏冬凌草甲素(ludongnin A),鲁山冬凌草甲素(lushanrubescensin A),熊果酸(ursolic acid),信阳冬凌草、乙素(xindongnin A、B),鲁山 冬凌草乙、丙、丁素(lushanrubescensin B、C、D),贵州冬凌草素(guidongn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D-glucoside),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线蓟素(circiliol)。
【药理学研究】
●冬凌草甲素、乙素能使人工培养的癌细胞生长密度减低,分裂指数下降,DNA(遗传物质)合成受到干扰,从而抑制其繁殖并产生杀伤作用。食管癌、胃腺癌对甲素、乙素最敏感。
●冬凌草水煎剂和酒精提取剂用于大鼠实验,可使大鼠瘤体缩小,带瘤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冬凌草甲素、乙素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使化疗药物的药效明显提高。
●食管上皮细胞的增生和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冬凌草甲素、乙素可抑制大鼠食管上皮细胞增生,阻止癌前病变发展为癌。
●冬凌草酒精剂和水煎剂对金黄色及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都有抑制作用。冬凌草因此被称为"绿色抗生素"。
【临床研究】
●单用冬凌草制剂,对食管癌有肯定疗效。对76例早期食管癌疗效尤为明显,5年生存率为84%,10年生存率为64%,15年生存率为45%。治疗167例中、晚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为10%,10年生存率为9%。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对中、晚期食管癌亦有较好疗效。
●单用冬凌草制剂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肝癌49例,70%的病人食欲增加,肝区疼痛减轻,精神好转,12%的病人肿瘤明显缩小。
●单用冬凌草制剂治疗中、晚期贲门癌44例,总有效率为34%。
●选择原发性、复发性膀胱癌17例,术前、术后用冬凌草水煎液灌注膀胱,愈后9年皆无复发。
●采用冬凌草治疗晚期乳腺癌10例,3例有效。治疗3例胰腺癌,1例有效。治疗4例结肠、直肠癌,2例有效。
●单用冬凌草连续两年治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30例,两年后23例转为正常,4例转为轻度增生,3例持续重度增生,但无1例演变为癌。若不治疗,两年后将有24%演变为食管癌。
●单用冬凌草治疗97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70%的患者两天内疼痛消失,体温及白细胞总数降为正常,27%的患者5天内疼痛消失,体温及白细胞总数降为正常。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产生抗药性的患者,服用冬凌草仍可奏效。此外,冬凌草对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亦有良好疗效。
【抗癌功能的重点分析】
冬凌草的抗瘤作用,在民间主要用来防治食管癌。但是当地长期很少有患这种疾病的。实验动物移植性肿癌,如艾氏腹水癌、肝癌、网状细胞肉瘤等均有抑制作用;能防止亚硝酸胺所引起的大鼠食管上皮增生转变为癌;对多种球菌及杆菌有
话说冬凌草抗击新冠病毒,针对新冠引起的咽喉肿痛(来自太行山区的仙草)
Re: 话说冬凌草抗击新冠病毒,针对新冠引起的咽喉肿痛(来自太行山区的仙草)
明显的抗菌作用临床实验证明,冬凌草对食管癌、贲门癌、原发性肝癌及乳癌等有明显缓解症状作用,有稳定和缩小瘤体及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与化疗合用,可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对食管上皮重度增生也有一定的疗效。另外,对急性喉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显著疗效,对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咽炎等也有良好效果。
抗癌功能出色:冬凌草含有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和迷迭香酸3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在冬凌草中 高达千分之五,远远高于其他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如紫杉醇在紫杉树皮中的含量仅为万分之一。)
中国药学界专家普遍认为,冬凌草的抗菌作用主要与迷迭香酸有关,而另外2种成分--冬凌草甲素与冬凌草乙素则具有抗癌作用。
成分药理:冬凌草中化学成分甚为复杂,含有从单萜、倍半萜到二萜、三萜等一系列该类物。从冬凌草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五种二萜类成分,即冬凌草甲、乙、丙、丁及戊系。从冬凌草叶及精油中已鉴定出9种成分。
冬凌草的煎剂和醇剂可有效地抑制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从而提高肌体抵抗力,迅速降低因炎症引起的白血球增高。冬凌草与化疗、其它抗癌药物配合治疗癌症有明显地增效作用 ,这是一般抗癌药物所不及的。
体内实验证明,冬凌草甲素腹腔注射10mg/kg,对艾氏腹水癌、肝癌及肉瘤S180腹水型等均有明显抗肿瘤作用,使动物平均存活期在100%以上。对体外培养的艾氏腹水瘤细胞具有较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并发现冬凌草甲素小鼠给药后胸腺喷院核育参人肿瘤细胞的酸不溶部分(DNA)减少,而酸溶部分游离的胸腺喀院核着酸增多,其中以胸腺嘧啶核苷三磷酸增加明显,提示冬凌草甲素可能阻断了脱氧甘酸底物聚合形成DNA过程,而不影响胸腺嘧啶核苷的磷酸化。冬凌草甲素与博莱霉素A5合用对小鼠体内外P388白血病、艾氏腹水癌细胞大分子合成有明显抑制DNA合成的作用,对肿瘤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对骨髓细胞。若用冬凌草素、博莱霉素A5和消瘤芥组合运用,对移植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体内肉瘤18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体外艾氏腹水癌细胞杀伤作用最佳。
【冬凌草的食管癌临床应用】
河南省冬凌草研究协作组报道,冬凌草糖浆剂治疗早期食管癌,其中74例已用药3年以上。
经随访复查,14例病变好转,51例病变稳定,7例病变有所发展,2例死亡。
从治疗开始算起,74例中有72例存活3年以上,3年生存率为97.3%。
治疗5年以上者17例,全部存活。
另同期还设有手术治疗、放疗、不接受治疗3组。
其3年生存率分别为77.2%、 53.8%和36.3%。
另治晚期食道癌35例,总有效率为28.6%。
常用冬凌草甲素治疗食管癌17例,总有效率为23.5%。
从有效率来看
从有效率来看,冬凌草的疗效不如平阳霉素、争光霉素、长春花碱酰胺,但从缓解期及生存期来看,则冬凌草明显优于上述各药。
冬凌草的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以上,其中10例病人生存2年以上,1例生存65个月以上,而上述抗肿瘤药的平均生存期大多为1~3个月。
晚期食管癌疗效可见提高
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用冬凌草与化疗药物合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可见提高。
【冬凌草的副作用和食用禁忌】
冬凌草片剂无明显毒副反应,仅少数病人于服药后有轻度腹胀、腹泻及大便次数增加,一般不需处理,减少用量即可自行消失。
【著作记载】
《全国中草药汇编》:冬凌草
别名冰凌花、冰凌草、六月令、山荏、破血丹、明镜草、彩花草、山香草、雪花草
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 (Hamst.) C. Y. Wu et Hsuan,以全株入药。
功能主治本品全株粗制剂临床疗效观察,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有一定缓解作用。
可防治放射治疗的副反应,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等。
用法用量1~2两,煎服或制成各种剂型内服。
备注(1)个别地区用以治疗感冒、头痛、(全株半斤,水煎洗患处)风湿骨痛,关节炎(全株3两,泡酒1斤,早晚各服1两)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冬凌草
别名山香草、破血丹、雪花草、野藿香、六月令、山荏、冰凌草
性味味苦;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风湿关节痛;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冬凌草民间历史传承的几大功效】
冬凌草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治疗感冒上火、活血止痛促进血液的循环、杀菌消炎治疗风湿性病症、防治癌症清除体内病毒和滋阴润喉保护嗓子等等功效。
1、祛火、治疗牙疼、口舌生疮
冬凌草在鹤壁太行山一带,当地百姓“户户有之”。患牙痛、咽喉痛,泡水饮服,三次即愈。民间有“日饮冰凌草一碗,防皱去斑养容颜,亮嗓清音苦后甘,驱除病魔身心安”之说。
对感冒发热、口舌生疮、焦热上火等都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服用冬凌草能够很好的对喉咙进行滋润,并且可以预防和治疗咽喉炎、咽喉肿痛等病症。对急慢性咽炎患者、咽痒、灼热多言加重、咽异物感、咽干涩、咳嗽不爽等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可作为中老年人和一些特殊人群,如教师、演员、播音员等日常保健,且有延缓衰老之功效。
2、清热解毒
冬凌草是一种药性微寒、味苦较苦的药材。对于慢性咽喉炎、气管炎、胰腺炎、感冒头痛和蛇虫咬伤之类的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长期服用能够逐渐清除体内积蓄的热毒,减少一些上火症状的发生。
3、活血止痛
其中冬凌草的功效里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有着活血止痛的作用。对于患有类风湿性骨痛、肢体麻痹、关节疼痛等等肢体不适的症状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
4、杀菌消炎
对于一些经过放射性治疗的患者,冬凌草还能够防治和治疗其副作用的产生。例如急性咽炎、气管炎以及慢性咽喉炎等等。并且它还能够对杆菌和多种的球菌产生比较明显的抵抗作用。
5、防癌抗癌和防治放疗的副反应
冬凌草也是功效非常好的能够预防癌症的药材,它对直肠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等等人类比较常发的癌症都有着很好的预防效果。并且长期的服用冬凌草,还能够对体内的病毒进行清除。能够防治癌症的发生。
本品全株粗制剂临床疗效观察,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有一定缓解作用。
可防治放射治疗的副反应,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等。
6、缓解牙痛
经常性的用冬灵草泡水可有可有效的帮助我们缓解自身出现的牙疼问题。
7、便秘
对于改善我们自身出现的便秘腹痛问题也都有很大的效果。
8、抵抗流感
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
9、降血脂、降血压
研究发现冬凌草还具有解热、降燥润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
10、防癌好助手:
冬凌草这种药材是可以长期的服用的,济源当地山民长期作为茶饮,无毒副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大家预防和治疗很多的病症的。
抗癌功能出色:冬凌草含有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和迷迭香酸3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在冬凌草中 高达千分之五,远远高于其他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如紫杉醇在紫杉树皮中的含量仅为万分之一。)
中国药学界专家普遍认为,冬凌草的抗菌作用主要与迷迭香酸有关,而另外2种成分--冬凌草甲素与冬凌草乙素则具有抗癌作用。
成分药理:冬凌草中化学成分甚为复杂,含有从单萜、倍半萜到二萜、三萜等一系列该类物。从冬凌草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五种二萜类成分,即冬凌草甲、乙、丙、丁及戊系。从冬凌草叶及精油中已鉴定出9种成分。
冬凌草的煎剂和醇剂可有效地抑制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从而提高肌体抵抗力,迅速降低因炎症引起的白血球增高。冬凌草与化疗、其它抗癌药物配合治疗癌症有明显地增效作用 ,这是一般抗癌药物所不及的。
体内实验证明,冬凌草甲素腹腔注射10mg/kg,对艾氏腹水癌、肝癌及肉瘤S180腹水型等均有明显抗肿瘤作用,使动物平均存活期在100%以上。对体外培养的艾氏腹水瘤细胞具有较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并发现冬凌草甲素小鼠给药后胸腺喷院核育参人肿瘤细胞的酸不溶部分(DNA)减少,而酸溶部分游离的胸腺喀院核着酸增多,其中以胸腺嘧啶核苷三磷酸增加明显,提示冬凌草甲素可能阻断了脱氧甘酸底物聚合形成DNA过程,而不影响胸腺嘧啶核苷的磷酸化。冬凌草甲素与博莱霉素A5合用对小鼠体内外P388白血病、艾氏腹水癌细胞大分子合成有明显抑制DNA合成的作用,对肿瘤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对骨髓细胞。若用冬凌草素、博莱霉素A5和消瘤芥组合运用,对移植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体内肉瘤18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体外艾氏腹水癌细胞杀伤作用最佳。
【冬凌草的食管癌临床应用】
河南省冬凌草研究协作组报道,冬凌草糖浆剂治疗早期食管癌,其中74例已用药3年以上。
经随访复查,14例病变好转,51例病变稳定,7例病变有所发展,2例死亡。
从治疗开始算起,74例中有72例存活3年以上,3年生存率为97.3%。
治疗5年以上者17例,全部存活。
另同期还设有手术治疗、放疗、不接受治疗3组。
其3年生存率分别为77.2%、 53.8%和36.3%。
另治晚期食道癌35例,总有效率为28.6%。
常用冬凌草甲素治疗食管癌17例,总有效率为23.5%。
从有效率来看
从有效率来看,冬凌草的疗效不如平阳霉素、争光霉素、长春花碱酰胺,但从缓解期及生存期来看,则冬凌草明显优于上述各药。
冬凌草的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以上,其中10例病人生存2年以上,1例生存65个月以上,而上述抗肿瘤药的平均生存期大多为1~3个月。
晚期食管癌疗效可见提高
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用冬凌草与化疗药物合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可见提高。
【冬凌草的副作用和食用禁忌】
冬凌草片剂无明显毒副反应,仅少数病人于服药后有轻度腹胀、腹泻及大便次数增加,一般不需处理,减少用量即可自行消失。
【著作记载】
《全国中草药汇编》:冬凌草
别名冰凌花、冰凌草、六月令、山荏、破血丹、明镜草、彩花草、山香草、雪花草
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 (Hamst.) C. Y. Wu et Hsuan,以全株入药。
功能主治本品全株粗制剂临床疗效观察,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有一定缓解作用。
可防治放射治疗的副反应,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等。
用法用量1~2两,煎服或制成各种剂型内服。
备注(1)个别地区用以治疗感冒、头痛、(全株半斤,水煎洗患处)风湿骨痛,关节炎(全株3两,泡酒1斤,早晚各服1两)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冬凌草
别名山香草、破血丹、雪花草、野藿香、六月令、山荏、冰凌草
性味味苦;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风湿关节痛;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冬凌草民间历史传承的几大功效】
冬凌草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治疗感冒上火、活血止痛促进血液的循环、杀菌消炎治疗风湿性病症、防治癌症清除体内病毒和滋阴润喉保护嗓子等等功效。
1、祛火、治疗牙疼、口舌生疮
冬凌草在鹤壁太行山一带,当地百姓“户户有之”。患牙痛、咽喉痛,泡水饮服,三次即愈。民间有“日饮冰凌草一碗,防皱去斑养容颜,亮嗓清音苦后甘,驱除病魔身心安”之说。
对感冒发热、口舌生疮、焦热上火等都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服用冬凌草能够很好的对喉咙进行滋润,并且可以预防和治疗咽喉炎、咽喉肿痛等病症。对急慢性咽炎患者、咽痒、灼热多言加重、咽异物感、咽干涩、咳嗽不爽等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可作为中老年人和一些特殊人群,如教师、演员、播音员等日常保健,且有延缓衰老之功效。
2、清热解毒
冬凌草是一种药性微寒、味苦较苦的药材。对于慢性咽喉炎、气管炎、胰腺炎、感冒头痛和蛇虫咬伤之类的病症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长期服用能够逐渐清除体内积蓄的热毒,减少一些上火症状的发生。
3、活血止痛
其中冬凌草的功效里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有着活血止痛的作用。对于患有类风湿性骨痛、肢体麻痹、关节疼痛等等肢体不适的症状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
4、杀菌消炎
对于一些经过放射性治疗的患者,冬凌草还能够防治和治疗其副作用的产生。例如急性咽炎、气管炎以及慢性咽喉炎等等。并且它还能够对杆菌和多种的球菌产生比较明显的抵抗作用。
5、防癌抗癌和防治放疗的副反应
冬凌草也是功效非常好的能够预防癌症的药材,它对直肠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等等人类比较常发的癌症都有着很好的预防效果。并且长期的服用冬凌草,还能够对体内的病毒进行清除。能够防治癌症的发生。
本品全株粗制剂临床疗效观察,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有一定缓解作用。
可防治放射治疗的副反应,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等。
6、缓解牙痛
经常性的用冬灵草泡水可有可有效的帮助我们缓解自身出现的牙疼问题。
7、便秘
对于改善我们自身出现的便秘腹痛问题也都有很大的效果。
8、抵抗流感
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
9、降血脂、降血压
研究发现冬凌草还具有解热、降燥润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
10、防癌好助手:
冬凌草这种药材是可以长期的服用的,济源当地山民长期作为茶饮,无毒副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大家预防和治疗很多的病症的。
Re: 话说冬凌草抗击新冠病毒,针对新冠引起的咽喉肿痛(来自太行山区的仙草)
【可以衍生的各种冬凌草产品】
随着冬凌草功效在医学临床方面的不断发现,“冬凌草片”、“冬凌草糖浆”等药品也相继应用并取取得广泛的疗效。
冬凌草牙膏、牙膏伴侣
冬凌草茶叶、冬凌草茶膏
冬凌草口香糖、漱口液、爽口液
冬凌草外阴洗剂
防癌组合茶
【冬凌草研究学术文摘】
冬凌草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学杂志》1998年 第10期 | 刘晨江 赵志鸿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摘 要:目的:对冬凌草近30年来在化学、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1997年以前医药中文资料和美国CA资料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冬凌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含量测定法、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结果:主要成分为贝壳杉烯类二萜,不同产地的冬凌草含有不同的二萜成分,冬凌草甲素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结论:冬凌草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可望开发成新的抗癌药。
冬凌草资源评价和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医学》2020年 第6期 | 杨慧 刘迪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北 武汉
摘 要:中药冬凌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Isodon rubescens (Hemsl.) 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其药理活性成分在临床上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的作用。冬凌草富含的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由于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我国冬凌草资源从种类与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药材质量评价、繁育栽培、分子生药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冬凌草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建议,为冬凌草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综合评价,提供合理化参考。
冬凌草片治疗急性咽炎160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 第2期 | 张嘉庆 李丽 李士瑾 河南省鹤煤集团总医院 458000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五官学科 450000 河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 450004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片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疗程用药服用冬凌草片(专阳路德药业公司生产)治疗期间不服其它药物。结果治疗组服用冬凌草片按疗程用药治愈率80%,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治愈率为52.5%。结论结果表明冬凌草片治急性咽炎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值得推广。
抗癌良药冬凌草
《湖南中医杂志》2018年 第6期 |
摘 要:冬凌草又名冰凌草、冰凌花,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产于太行山区,味苦甘、性微寒,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主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风湿痹痛、蛇虫咬伤等。近年发现其具独特抗食管、肺、肝、大肠、乳腺等恶性肿瘤作用,有消肿散结之殊功,并可降低放化疗用药量及毒副作用。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现代医生》2020年 第24期 | 许尚虞 蔡铭 李威 张弩 盛汉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浙江温州325027
摘 要:冬凌草甲素(Oridonin)是冬凌草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是一种介壳杉烯四环二萜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为C20H26O7。大量实验资料证明,冬凌草甲素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自噬性细胞死亡、降低端粒酶活性、增强其他化疗药的疗效等途径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本文将介绍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研究的进展。
冬凌草甲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9年 第2期 | 吕远东 陈伟华 刘嘉琦 尚勇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整形美容科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产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在不同的时间用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浓度为20、40、80μmol/L冬凌草甲素加入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48h,其抑制率[(20.47±2.29)%、(25.44±2.62)%、(44.37±0.59)%]和凋亡率[(10.23±1.83)%、(16.03±2.21)%、(30.83±3.43)%]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线粒体膜电位的荧光强度(564.43±27.17、421.54±18.94、288.43±15.29)呈明显下降趋势,与空白对照组(757.24±28.86)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活性(33.46±3.97、45.43±10.87、68.44±15.32)呈明显增强趋势,与空白对照组(19.76±2.43)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机制与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继而诱导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有关。
冬凌草90天喂养试验研究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年 第10期 | 马征 钟才高 刘秀英 尹进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摘 要:目的:通过90天喂养试验观察冬凌草的亚慢性毒性,为进一步开发冬凌草作为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体重60 g~90 g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1.667 g/kg.bw、3.333 g/kg.bw、5.000 g/kg.bw),每组20只,雌雄各半。按2.083%、4.167%、6.250%比例将冬凌草粉末掺入饲料中喂饲动物,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连续90天。试验期间每周加食2~3次,称一次体重,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中期和末期检查大鼠血常规、生化指标;试验末取大鼠主要脏器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90天喂养试验显示冬凌草粉末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产生明显毒副作用,其最大无作用剂量为5.000 g/kg.bw。结论:90天喂养试验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冬凌草对机体基本安全。
冬凌草中1个新的黄烷类化合物
《中草药》2019年 第12期 | 张彦焘 雷翔 王红刚 吴鹏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006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开放柱、小孔树脂凝胶柱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冬凌草中分离得到1个黄烷类化合物,鉴定为3'-羟基-2',4'-二甲氧基-3-烯-黄烷(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黄烷类化合物,命名为冬凌烷A。
冬凌草水提物清咽功能动物实验研究
《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 第6期 | 马征 易传祝 陈炜林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验证冬凌草水提物是否具有清咽功能。方法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采用大鼠足趾肿胀实验法。将受试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分别为18.4、36.7、110.0ml/kg.bw)和1个阴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受试物和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30d。实验结束当天再给大鼠一次受试样品,1h后,于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入1%角叉菜胶0.1ml/只,在致炎后1、3、6h,测量各足跖部厚度,分别比较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不同时点足跖部厚度的差异。结果实验末期,高剂量组受试动物致炎后3h足跖厚度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高剂量组受试动物致炎后6h足跖厚度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冬凌草水提物清咽功能的动物试验结果为阳性。
冬凌草甲素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浙江医学》2018年 第12期 | 雷新环 李芷嫣 黄微星 蔡国平 米爽 洪盾 章礼炜 浙江省台州医院骨外科
作者认证 |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论文选题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原代骨髓巨噬细胞(BMMs),观察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对BMMs增殖的抑制作用和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数目和铺展率;qRT-PCR法检测破骨细胞降钙素受体(CTR)、组织蛋白酶K(CTSK)、活性T细胞核因子c1(NFATc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冬凌草甲素处理48、72h后,6.4μM以上的冬凌草甲素对BMMs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冬凌草甲素处理96h后,3.2μM以上的冬凌草甲素对BMMs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下,与对照组相比,0.4、0.8μM冬凌草甲素可明显减少破骨细胞分化数目和铺展率(均P<0.01),且其CTR、CTSK、NFATc1 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均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下调破骨细胞分化转录调控因子NFATc1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
冬凌草甲素抑制小鼠皮片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研究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3年 第12期 | 郑配国 郭文治 张嘉凯 张水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450052 河南省肝胆胰外科与消化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皮片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BALB/c小鼠移植C57BL/6小鼠皮肤,移植当天开始腹腔注射冬凌草甲素(冬凌草甲素组)、环孢素A(CsA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观察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移植后第7天检测脾细胞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表达;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冬凌草甲素对同种异体反应性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刀豆蛋白刺激正常BALB/c小鼠的脾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培养18h后以流式细胞仪分析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BALB/C小鼠腹腔注射冬凌草甲素,分别于用药后6h和1、2、4、8、12和16d采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含量。并计数用药后第8天的脾细胞数和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所占比例。结果冬凌草甲素组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为(15.8±1.5)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2.3±1.2)d和CsA组的(13.3±1.1)d(P〈0.05);冬凌草甲素组移植皮片的浸润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冬凌草甲素组Treg细胞占(17.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8±2.3)%(P〈0.05);在体外,冬凌草甲素抑制反应性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耐性;在体内,使用冬凌草甲素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下降约50%,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增加;使用冬凌草甲素第8天,小鼠脾细胞总数变化较小,但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吞噬细胞相对升高(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抑制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为冬凌草甲素上调Treg细胞表达、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冬凌草甲素抑制NF-KB p65活化对糖尿病肾病幼龄大鼠肾损伤和免疫紊乱的影响
《西部医学》2019年 第11期 | 何荃 王萌 魏萌 刘华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对糖尿病肾病(DN)幼龄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N+Ori (5mg/kg)组、DN+Ori (10mg/kg)组及DN+Ori (20mg/kg)组5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喂食结合化学诱导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留取24h尿液检测尿蛋白含量,取血检测血清肌酸酐(SCr)和尿素氮(UN);苏木精-伊红(HE)和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及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白介素4(IL-4)、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能降低模型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P<0.05);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下调Caspase-3、Caspase-9和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P<0.05);抑制促炎因子IL-6和TNF-α表达,增强抗炎因子IL-4和IL-10表达(P<0.05);抑制炎症通路蛋白NF-κB p65和MIP-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抑制NF-κB p65的活化而缓解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和免疫紊乱。
冬凌草甲素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脂代谢减轻糖尿病大鼠肾损伤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年 第11期 | 吴岚 包丽萍 李菊霜 吴小燕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肾内科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冬凌草甲素组(DO),DM组和DO组大鼠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DO组大鼠给以冬凌草甲素10 mg/kg灌胃,NC组和DM组大鼠均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3组大鼠干预给药8周后,检测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试剂盒检测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含量;用免疫印迹试验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OD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大鼠24 h尿蛋白、SCr、BUN、TC、TG、LDL水平升高(P<0.05),HDL降低,肾组织病理肾小球肥大,肾组织SOD和GSH-Px活力下降(P<0.05),SOD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MDA含量升高(P<0.05)。冬凌草甲素处理后可部分逆转肾功能,减轻肾组织损伤;提高SOD、GSH-Px活力,并增加SOD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MDA含量,即调节氧化应激;冬凌草甲素处理降低TC、TG、LDL水平,HDL升高,即改善脂代谢(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脂代谢减轻糖尿病大鼠肾损伤。
随着冬凌草功效在医学临床方面的不断发现,“冬凌草片”、“冬凌草糖浆”等药品也相继应用并取取得广泛的疗效。
冬凌草牙膏、牙膏伴侣
冬凌草茶叶、冬凌草茶膏
冬凌草口香糖、漱口液、爽口液
冬凌草外阴洗剂
防癌组合茶
【冬凌草研究学术文摘】
冬凌草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学杂志》1998年 第10期 | 刘晨江 赵志鸿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摘 要:目的:对冬凌草近30年来在化学、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1997年以前医药中文资料和美国CA资料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冬凌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含量测定法、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结果:主要成分为贝壳杉烯类二萜,不同产地的冬凌草含有不同的二萜成分,冬凌草甲素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结论:冬凌草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可望开发成新的抗癌药。
冬凌草资源评价和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医学》2020年 第6期 | 杨慧 刘迪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北 武汉
摘 要:中药冬凌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碎米桠Isodon rubescens (Hemsl.) 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其药理活性成分在临床上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的作用。冬凌草富含的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由于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我国冬凌草资源从种类与分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药材质量评价、繁育栽培、分子生药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冬凌草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建议,为冬凌草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综合评价,提供合理化参考。
冬凌草片治疗急性咽炎160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 第2期 | 张嘉庆 李丽 李士瑾 河南省鹤煤集团总医院 458000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五官学科 450000 河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 450004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片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疗程用药服用冬凌草片(专阳路德药业公司生产)治疗期间不服其它药物。结果治疗组服用冬凌草片按疗程用药治愈率80%,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治愈率为52.5%。结论结果表明冬凌草片治急性咽炎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值得推广。
抗癌良药冬凌草
《湖南中医杂志》2018年 第6期 |
摘 要:冬凌草又名冰凌草、冰凌花,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产于太行山区,味苦甘、性微寒,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主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风湿痹痛、蛇虫咬伤等。近年发现其具独特抗食管、肺、肝、大肠、乳腺等恶性肿瘤作用,有消肿散结之殊功,并可降低放化疗用药量及毒副作用。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现代医生》2020年 第24期 | 许尚虞 蔡铭 李威 张弩 盛汉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浙江温州325027
摘 要:冬凌草甲素(Oridonin)是冬凌草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是一种介壳杉烯四环二萜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为C20H26O7。大量实验资料证明,冬凌草甲素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自噬性细胞死亡、降低端粒酶活性、增强其他化疗药的疗效等途径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本文将介绍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研究的进展。
冬凌草甲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9年 第2期 | 吕远东 陈伟华 刘嘉琦 尚勇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整形美容科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产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在不同的时间用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浓度为20、40、80μmol/L冬凌草甲素加入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48h,其抑制率[(20.47±2.29)%、(25.44±2.62)%、(44.37±0.59)%]和凋亡率[(10.23±1.83)%、(16.03±2.21)%、(30.83±3.43)%]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线粒体膜电位的荧光强度(564.43±27.17、421.54±18.94、288.43±15.29)呈明显下降趋势,与空白对照组(757.24±28.86)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活性(33.46±3.97、45.43±10.87、68.44±15.32)呈明显增强趋势,与空白对照组(19.76±2.43)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机制与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继而诱导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有关。
冬凌草90天喂养试验研究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年 第10期 | 马征 钟才高 刘秀英 尹进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摘 要:目的:通过90天喂养试验观察冬凌草的亚慢性毒性,为进一步开发冬凌草作为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体重60 g~90 g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1.667 g/kg.bw、3.333 g/kg.bw、5.000 g/kg.bw),每组20只,雌雄各半。按2.083%、4.167%、6.250%比例将冬凌草粉末掺入饲料中喂饲动物,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连续90天。试验期间每周加食2~3次,称一次体重,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中期和末期检查大鼠血常规、生化指标;试验末取大鼠主要脏器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90天喂养试验显示冬凌草粉末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产生明显毒副作用,其最大无作用剂量为5.000 g/kg.bw。结论:90天喂养试验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冬凌草对机体基本安全。
冬凌草中1个新的黄烷类化合物
《中草药》2019年 第12期 | 张彦焘 雷翔 王红刚 吴鹏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006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开放柱、小孔树脂凝胶柱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冬凌草中分离得到1个黄烷类化合物,鉴定为3'-羟基-2',4'-二甲氧基-3-烯-黄烷(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黄烷类化合物,命名为冬凌烷A。
冬凌草水提物清咽功能动物实验研究
《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 第6期 | 马征 易传祝 陈炜林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验证冬凌草水提物是否具有清咽功能。方法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采用大鼠足趾肿胀实验法。将受试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分别为18.4、36.7、110.0ml/kg.bw)和1个阴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受试物和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30d。实验结束当天再给大鼠一次受试样品,1h后,于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入1%角叉菜胶0.1ml/只,在致炎后1、3、6h,测量各足跖部厚度,分别比较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不同时点足跖部厚度的差异。结果实验末期,高剂量组受试动物致炎后3h足跖厚度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高剂量组受试动物致炎后6h足跖厚度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冬凌草水提物清咽功能的动物试验结果为阳性。
冬凌草甲素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浙江医学》2018年 第12期 | 雷新环 李芷嫣 黄微星 蔡国平 米爽 洪盾 章礼炜 浙江省台州医院骨外科
作者认证 |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论文选题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原代骨髓巨噬细胞(BMMs),观察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对BMMs增殖的抑制作用和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数目和铺展率;qRT-PCR法检测破骨细胞降钙素受体(CTR)、组织蛋白酶K(CTSK)、活性T细胞核因子c1(NFATc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冬凌草甲素处理48、72h后,6.4μM以上的冬凌草甲素对BMMs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冬凌草甲素处理96h后,3.2μM以上的冬凌草甲素对BMMs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下,与对照组相比,0.4、0.8μM冬凌草甲素可明显减少破骨细胞分化数目和铺展率(均P<0.01),且其CTR、CTSK、NFATc1 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均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下调破骨细胞分化转录调控因子NFATc1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
冬凌草甲素抑制小鼠皮片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研究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3年 第12期 | 郑配国 郭文治 张嘉凯 张水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450052 河南省肝胆胰外科与消化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皮片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BALB/c小鼠移植C57BL/6小鼠皮肤,移植当天开始腹腔注射冬凌草甲素(冬凌草甲素组)、环孢素A(CsA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观察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移植后第7天检测脾细胞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表达;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冬凌草甲素对同种异体反应性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刀豆蛋白刺激正常BALB/c小鼠的脾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培养18h后以流式细胞仪分析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BALB/C小鼠腹腔注射冬凌草甲素,分别于用药后6h和1、2、4、8、12和16d采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含量。并计数用药后第8天的脾细胞数和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所占比例。结果冬凌草甲素组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为(15.8±1.5)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2.3±1.2)d和CsA组的(13.3±1.1)d(P〈0.05);冬凌草甲素组移植皮片的浸润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冬凌草甲素组Treg细胞占(17.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8±2.3)%(P〈0.05);在体外,冬凌草甲素抑制反应性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耐性;在体内,使用冬凌草甲素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下降约50%,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增加;使用冬凌草甲素第8天,小鼠脾细胞总数变化较小,但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吞噬细胞相对升高(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抑制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为冬凌草甲素上调Treg细胞表达、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冬凌草甲素抑制NF-KB p65活化对糖尿病肾病幼龄大鼠肾损伤和免疫紊乱的影响
《西部医学》2019年 第11期 | 何荃 王萌 魏萌 刘华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对糖尿病肾病(DN)幼龄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N+Ori (5mg/kg)组、DN+Ori (10mg/kg)组及DN+Ori (20mg/kg)组5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喂食结合化学诱导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留取24h尿液检测尿蛋白含量,取血检测血清肌酸酐(SCr)和尿素氮(UN);苏木精-伊红(HE)和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及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白介素4(IL-4)、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能降低模型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P<0.05);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下调Caspase-3、Caspase-9和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P<0.05);抑制促炎因子IL-6和TNF-α表达,增强抗炎因子IL-4和IL-10表达(P<0.05);抑制炎症通路蛋白NF-κB p65和MIP-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抑制NF-κB p65的活化而缓解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和免疫紊乱。
冬凌草甲素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脂代谢减轻糖尿病大鼠肾损伤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年 第11期 | 吴岚 包丽萍 李菊霜 吴小燕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肾内科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冬凌草甲素组(DO),DM组和DO组大鼠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DO组大鼠给以冬凌草甲素10 mg/kg灌胃,NC组和DM组大鼠均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3组大鼠干预给药8周后,检测24 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试剂盒检测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含量;用免疫印迹试验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OD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大鼠24 h尿蛋白、SCr、BUN、TC、TG、LDL水平升高(P<0.05),HDL降低,肾组织病理肾小球肥大,肾组织SOD和GSH-Px活力下降(P<0.05),SOD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MDA含量升高(P<0.05)。冬凌草甲素处理后可部分逆转肾功能,减轻肾组织损伤;提高SOD、GSH-Px活力,并增加SOD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MDA含量,即调节氧化应激;冬凌草甲素处理降低TC、TG、LDL水平,HDL升高,即改善脂代谢(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脂代谢减轻糖尿病大鼠肾损伤。
Re: 话说冬凌草抗击新冠病毒,针对新冠引起的咽喉肿痛(来自太行山区的仙草)
冬凌草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脂质代谢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2020年 第25期 | 马文骏 史婷婷 白明辉 陈小伟 杨兴鑫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浙江杭州310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制剂室 浙江杭州310023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对大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复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选用3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 d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他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按照50、100 mg/(kg•d)和150 mg/(kg•d)进行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每天灌胃与其他实验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大鼠MAFLD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显微镜下提示结构清晰及完整,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索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损伤,可见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并有肝细胞气球样变,汇管区伴有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点状肝细胞坏死并有碎屑样坏死;冬凌草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的损伤程度比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仅少许出现点状坏死,少量脂肪滴空泡,汇管区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各组大鼠TC、TG、HDL-C、LDL-C、FBG、FIN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FBG、FINS含量高于正常组,HDL-C含量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低剂量组T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中剂量组TC、TG、LDL-C、FB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且TG、FBG低于冬凌草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高剂量组TC、TG、LDL-C、FB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HDL-C含量高于模型组,�
冬凌草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脂质代谢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2020年 第25期 | 马文骏 史婷婷 白明辉 陈小伟 杨兴鑫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浙江杭州310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制剂室 浙江杭州310023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对大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复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选用3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 d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他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按照50、100 mg/(kg•d)和150 mg/(kg•d)进行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每天灌胃与其他实验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大鼠MAFLD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显微镜下提示结构清晰及完整,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索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损伤,可见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并有肝细胞气球样变,汇管区伴有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点状肝细胞坏死并有碎屑样坏死;冬凌草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的损伤程度比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仅少许出现点状坏死,少量脂肪滴空泡,汇管区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各组大鼠TC、TG、HDL-C、LDL-C、FBG、FIN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FBG、FINS含量高于正常组,HDL-C含量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低剂量组T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中剂量组TC、TG、LDL-C、FB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且TG、FBG低于冬凌草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高剂量组TC、TG、LDL-C、FB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HDL-C含量高于模型组,�
冬凌草甲素通过NLRP3途径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热带医学杂志》2021年 第4期 | 宋沁岚 刘云奇 段晓莹 殷胜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 广东广州510080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的作用。方法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成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终浓度分别为4、10、15、20μmol/L Oridonin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Oridonin药物浓度。将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和LPS+Oridonin组,采用RT-qPCR法检测NLR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和白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LRP3和Caspase-1蛋白共定位。结果Oridonin浓度为20μmol/L细胞存活率急剧减少,浓度在4~15μmol/L之间细胞存活率较高,实验选用10μmol/L Oridonin处理小鼠巨噬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NLRP3、TNF-α、IL-6、Caspase-1和IL-1βmRNA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LPS组比较,LPS+Oridonin组NLRP3、TNF-α、IL-6、Caspase-1和IL-1βmRNA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LPS组比较,LPS+Oridonin组巨噬细胞内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NLRP3和Caspase-1蛋白共定位明显增多,LPS+Oridonin组蛋白共定位明显减少。结论Oridonin通过抑制NLRP3途径减轻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冬凌草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氧化应激及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年 第10期 | 成伯宁 刘殿雷 史婷婷 武瑞 金剑虹 杭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浙江杭州310007 杭州市中医院外科 浙江杭州310007 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 浙江杭州310023
摘 要:目的探究冬凌草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喂食高脂饲料60 d构建NAFLD大鼠模型。在建模成功后,禁食2 h,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量0.9%NaCl;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100 mg•kg^-1非诺贝特;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50,100和150 mg•kg^-1冬凌草。6组大鼠每天给药1次,连续干预60 d。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组织中SOD含量分别为(171.71±12.07),(209.34±10.06),(228.43±10.87)和(234.15±11.16)U•mg^-1,MDA含量分别为(9.45±0.64),(8.46±0.56),(7.53±0.54)和(7.08±0.65)nmol•mg^-1,UCP-2蛋白分别为(1.45±0.12),(0.96±0.10),(0.85±0.12)和(0.77±0.09),CPT-Ⅰ蛋白分别为(0.45±0.04),(0.61±0.04),(0.79±0.06)和(0.98±0.08),PPARγ蛋白分别为(1.05±0.09),(1.59±0.15),(1.75±0.10)和(1.96±0.12),UC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8±0.03),(0.57±0.03),(0.51±0.03)和(0.35±0.05),CPT-Ⅰ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4±0.01),(0.34±0.04),(0.48±0.03)和(0.63±0.02),PPARγ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3±0.05),(0.43±0.04),(0.69±0.02)和(0.73±0.03);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冬凌草通过调控NAFLD模型大鼠UCP-2、CPT-Ⅰ和PPARγ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而起到改善NAFLD的治疗效果,同时其还具有调控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的作用。
冬凌草甲素对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 第6期 | 孙瑜 王良兴 浙江中医药大学 温州医学院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清洁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低氧高二氧化碳加冬凌草甲素组。低氧高二氧化碳时间为4周。测定各组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重量比(LV/RV+S)、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管壁厚度/血管外径(WT%)、门冬氨酸特异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9的活力、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结果]低氧高二氧化碳组mPAP,LV/RV+S,WA%,W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aspase3、9活性,细胞色素C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冬凌草甲素干预组mPAP,LV/RV+S,WA%,WT%均低于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0.01),caspase3、9活性,细胞色素C高于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以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其机制可能系通过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从而抑制肺动脉重构。
冬凌草甲素对急性哮喘小鼠Th1细胞/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年 第7期 | 陈叶 胡智立 贺守第 肖小军 赵欣 冯斌 许峰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儿科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中医风湿科 深圳大学过敏反应与免疫学研究所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摘 要: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卵白蛋白(OVA)诱导小鼠哮喘模型Th1细胞(Th1)/Th2细胞(Th2)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体重将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建立OVA诱导急性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腹腔注射冬凌草甲素20,40 mg•kg^(-1),正常组与模型组予0. 9%Na Cl,1次/天,连续14 d。以气道高反应仪器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用酶联吸附法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脾Th1、Th2细胞比例。结果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在100μg•m L^(-1)乙酰甲胆碱的气道高反应值分别为2. 99±0. 56,2. 72±0. 68和2. 58±0. 43;这3组的血清Ig E水平(OD值)分别为1. 13±0. 17,0. 76±0. 21和0. 59±0. 19;这3组的血清IL-4水平分别为(66. 3±2. 1),(56. 7±2. 5)和(42. 7±2. 5) pg•m L^(-1);这3组的脾中Th1/Th2分别为0. 67±0. 04,0. 99±0. 04和1. 47±0. 06。上述指标,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结论冬凌草甲素能降低血清Ig E水平,调节Th1/Th2分化,从而改善急性哮喘模型炎症反应。
冬凌草总黄酮对小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
《中国兽医杂志》2013年 第7期 | 裴保河 鹤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为了探讨冬凌草总黄酮对小鼠运动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冬凌草总黄酮组,给药30d后,记录游泳至力竭的时间,并测定小鼠血清和骨骼肌中丙二醛(MDA)、血乳酸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小鼠骨骼肌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冬凌草总黄酮可显著增强小鼠体内多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延迟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提高运动能力。
冬凌草甲素降低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股骨颈骨折风险
《中国临床研究》2020年 第9期 | 王申 翟娟 冯莉 孙华北 聂新法 卢庆国 戴成柏 李剑 吴相志 徐国庆 毛继玲 李梅 胡艳丽 崔瑶 耿以茹 黄国强 薛魁 徐帅 李迎乐 耿庆贺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南宁530000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中心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300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骨科 江苏徐州221300
摘 要: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ORI)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股骨颈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将30只4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地塞米松皮下注射组(DEX组,n=10)、地塞米松皮下注射+ORI补充组(DEX+ORI组,n=10)。对照组给予0.1 ml生理盐水肌内注射;DEX组按照1 mg/kg剂量行肌内注射,每周2次。DEX+ORI组自DEX注射(同DEX组)的第1天起,即予以腹腔注射ORI(剂量2 mg/kg,每周2次)。上午8:00准时给药,共计8周。8周后,对所有大鼠进行血清学、骨密度、骨微形态学、生物力学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EX组大鼠血清中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水平,腰椎、股骨、胫骨的骨密度,股骨干微形态指标(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和生物力学指标(股骨颈极限载荷、刚度、骨折强度)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1)水平、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式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DEX组比较,DEX+ORI组血清P1NP,腰椎、股骨、胫骨的骨密度,股骨干微形态指标(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和生物力学指标(股骨颈极限载荷、刚度、骨折强度)明显升高(P<0.05)、血清CTX-1水平、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式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ORI能够有效预防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股骨颈骨折,增加骨强度和骨密度,有效降低股骨颈骨折风险。
冬凌草甲素对家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 第2期 | 李琦 刘洁 陈正
摘 要:冬凌草甲素(Oridonin)3.0、10.0mg/kgiv能使麻醉家兔心脏的LVSP,±dP/dtmax,Vpm,P-dP/dt,环体面积(LO)等缩小,t-dP/dtmax延长,HR减慢,作用强度与剂量呈依赖关系。放射性配基结合竞争实验观察到Oridonin和普萘洛尔一样能与标记配基竞争,与肾上腺素β受体结合。表明Oridonin的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是通过阻断心肌的β受体实现的。
冬凌草甲素减轻大鼠脑外伤的作用及机制
《中国医药导报》2020年 第25期 | 马文骏 史婷婷 白明辉 陈小伟 杨兴鑫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浙江杭州310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制剂室 浙江杭州310023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对大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复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选用3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 d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他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按照50、100 mg/(kg•d)和150 mg/(kg•d)进行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每天灌胃与其他实验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大鼠MAFLD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显微镜下提示结构清晰及完整,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索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损伤,可见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并有肝细胞气球样变,汇管区伴有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点状肝细胞坏死并有碎屑样坏死;冬凌草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的损伤程度比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仅少许出现点状坏死,少量脂肪滴空泡,汇管区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各组大鼠TC、TG、HDL-C、LDL-C、FBG、FIN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FBG、FINS含量高于正常组,HDL-C含量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低剂量组T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中剂量组TC、TG、LDL-C、FB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且TG、FBG低于冬凌草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高剂量组TC、TG、LDL-C、FB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HDL-C含量高于模型组,�
冬凌草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脂质代谢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2020年 第25期 | 马文骏 史婷婷 白明辉 陈小伟 杨兴鑫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浙江杭州310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制剂室 浙江杭州310023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对大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复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选用3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 d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他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按照50、100 mg/(kg•d)和150 mg/(kg•d)进行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每天灌胃与其他实验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大鼠MAFLD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显微镜下提示结构清晰及完整,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索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损伤,可见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并有肝细胞气球样变,汇管区伴有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点状肝细胞坏死并有碎屑样坏死;冬凌草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的损伤程度比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仅少许出现点状坏死,少量脂肪滴空泡,汇管区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各组大鼠TC、TG、HDL-C、LDL-C、FBG、FIN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FBG、FINS含量高于正常组,HDL-C含量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低剂量组T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中剂量组TC、TG、LDL-C、FB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且TG、FBG低于冬凌草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高剂量组TC、TG、LDL-C、FB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HDL-C含量高于模型组,�
冬凌草甲素通过NLRP3途径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热带医学杂志》2021年 第4期 | 宋沁岚 刘云奇 段晓莹 殷胜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 广东广州510080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的作用。方法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成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终浓度分别为4、10、15、20μmol/L Oridonin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Oridonin药物浓度。将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和LPS+Oridonin组,采用RT-qPCR法检测NLR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和白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LRP3和Caspase-1蛋白共定位。结果Oridonin浓度为20μmol/L细胞存活率急剧减少,浓度在4~15μmol/L之间细胞存活率较高,实验选用10μmol/L Oridonin处理小鼠巨噬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NLRP3、TNF-α、IL-6、Caspase-1和IL-1βmRNA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LPS组比较,LPS+Oridonin组NLRP3、TNF-α、IL-6、Caspase-1和IL-1βmRNA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LPS组比较,LPS+Oridonin组巨噬细胞内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NLRP3和Caspase-1蛋白共定位明显增多,LPS+Oridonin组蛋白共定位明显减少。结论Oridonin通过抑制NLRP3途径减轻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冬凌草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氧化应激及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年 第10期 | 成伯宁 刘殿雷 史婷婷 武瑞 金剑虹 杭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浙江杭州310007 杭州市中医院外科 浙江杭州310007 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 浙江杭州310023
摘 要:目的探究冬凌草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喂食高脂饲料60 d构建NAFLD大鼠模型。在建模成功后,禁食2 h,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量0.9%NaCl;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100 mg•kg^-1非诺贝特;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50,100和150 mg•kg^-1冬凌草。6组大鼠每天给药1次,连续干预60 d。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肝组织中SOD含量分别为(171.71±12.07),(209.34±10.06),(228.43±10.87)和(234.15±11.16)U•mg^-1,MDA含量分别为(9.45±0.64),(8.46±0.56),(7.53±0.54)和(7.08±0.65)nmol•mg^-1,UCP-2蛋白分别为(1.45±0.12),(0.96±0.10),(0.85±0.12)和(0.77±0.09),CPT-Ⅰ蛋白分别为(0.45±0.04),(0.61±0.04),(0.79±0.06)和(0.98±0.08),PPARγ蛋白分别为(1.05±0.09),(1.59±0.15),(1.75±0.10)和(1.96±0.12),UCP-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8±0.03),(0.57±0.03),(0.51±0.03)和(0.35±0.05),CPT-Ⅰ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4±0.01),(0.34±0.04),(0.48±0.03)和(0.63±0.02),PPARγ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3±0.05),(0.43±0.04),(0.69±0.02)和(0.73±0.03);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冬凌草通过调控NAFLD模型大鼠UCP-2、CPT-Ⅰ和PPARγ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而起到改善NAFLD的治疗效果,同时其还具有调控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的作用。
冬凌草甲素对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 第6期 | 孙瑜 王良兴 浙江中医药大学 温州医学院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清洁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低氧高二氧化碳加冬凌草甲素组。低氧高二氧化碳时间为4周。测定各组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重量比(LV/RV+S)、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管壁厚度/血管外径(WT%)、门冬氨酸特异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9的活力、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结果]低氧高二氧化碳组mPAP,LV/RV+S,WA%,W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aspase3、9活性,细胞色素C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冬凌草甲素干预组mPAP,LV/RV+S,WA%,WT%均低于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0.01),caspase3、9活性,细胞色素C高于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以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其机制可能系通过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从而抑制肺动脉重构。
冬凌草甲素对急性哮喘小鼠Th1细胞/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年 第7期 | 陈叶 胡智立 贺守第 肖小军 赵欣 冯斌 许峰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儿科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中医风湿科 深圳大学过敏反应与免疫学研究所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摘 要: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卵白蛋白(OVA)诱导小鼠哮喘模型Th1细胞(Th1)/Th2细胞(Th2)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体重将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建立OVA诱导急性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腹腔注射冬凌草甲素20,40 mg•kg^(-1),正常组与模型组予0. 9%Na Cl,1次/天,连续14 d。以气道高反应仪器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用酶联吸附法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脾Th1、Th2细胞比例。结果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在100μg•m L^(-1)乙酰甲胆碱的气道高反应值分别为2. 99±0. 56,2. 72±0. 68和2. 58±0. 43;这3组的血清Ig E水平(OD值)分别为1. 13±0. 17,0. 76±0. 21和0. 59±0. 19;这3组的血清IL-4水平分别为(66. 3±2. 1),(56. 7±2. 5)和(42. 7±2. 5) pg•m L^(-1);这3组的脾中Th1/Th2分别为0. 67±0. 04,0. 99±0. 04和1. 47±0. 06。上述指标,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结论冬凌草甲素能降低血清Ig E水平,调节Th1/Th2分化,从而改善急性哮喘模型炎症反应。
冬凌草总黄酮对小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
《中国兽医杂志》2013年 第7期 | 裴保河 鹤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为了探讨冬凌草总黄酮对小鼠运动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冬凌草总黄酮组,给药30d后,记录游泳至力竭的时间,并测定小鼠血清和骨骼肌中丙二醛(MDA)、血乳酸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小鼠骨骼肌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冬凌草总黄酮可显著增强小鼠体内多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延迟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提高运动能力。
冬凌草甲素降低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股骨颈骨折风险
《中国临床研究》2020年 第9期 | 王申 翟娟 冯莉 孙华北 聂新法 卢庆国 戴成柏 李剑 吴相志 徐国庆 毛继玲 李梅 胡艳丽 崔瑶 耿以茹 黄国强 薛魁 徐帅 李迎乐 耿庆贺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南宁530000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中心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300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骨科 江苏徐州221300
摘 要: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ORI)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股骨颈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将30只4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地塞米松皮下注射组(DEX组,n=10)、地塞米松皮下注射+ORI补充组(DEX+ORI组,n=10)。对照组给予0.1 ml生理盐水肌内注射;DEX组按照1 mg/kg剂量行肌内注射,每周2次。DEX+ORI组自DEX注射(同DEX组)的第1天起,即予以腹腔注射ORI(剂量2 mg/kg,每周2次)。上午8:00准时给药,共计8周。8周后,对所有大鼠进行血清学、骨密度、骨微形态学、生物力学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EX组大鼠血清中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水平,腰椎、股骨、胫骨的骨密度,股骨干微形态指标(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和生物力学指标(股骨颈极限载荷、刚度、骨折强度)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1)水平、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式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DEX组比较,DEX+ORI组血清P1NP,腰椎、股骨、胫骨的骨密度,股骨干微形态指标(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和生物力学指标(股骨颈极限载荷、刚度、骨折强度)明显升高(P<0.05)、血清CTX-1水平、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式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ORI能够有效预防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股骨颈骨折,增加骨强度和骨密度,有效降低股骨颈骨折风险。
冬凌草甲素对家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 第2期 | 李琦 刘洁 陈正
摘 要:冬凌草甲素(Oridonin)3.0、10.0mg/kgiv能使麻醉家兔心脏的LVSP,±dP/dtmax,Vpm,P-dP/dt,环体面积(LO)等缩小,t-dP/dtmax延长,HR减慢,作用强度与剂量呈依赖关系。放射性配基结合竞争实验观察到Oridonin和普萘洛尔一样能与标记配基竞争,与肾上腺素β受体结合。表明Oridonin的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是通过阻断心肌的β受体实现的。
冬凌草甲素减轻大鼠脑外伤的作用及机制
Re: 话说冬凌草抗击新冠病毒,针对新冠引起的咽喉肿痛(来自太行山区的仙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 第2期 | 王松林 李东波 杨涛 李从进 宋锦宁 金涛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安康725000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减轻大鼠脑外伤(TBI)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BI 3 d组和TBI 3 d+Ori组,每组12只。对照组仅接受麻醉,TBI 3 d组利用Feeney法自由落体颅脑损伤装置建立大鼠TBI模型,TBI 3 d+Ori组在造模后立刻腹腔注射冬凌草甲素(1 mg/100 g),此后每12 h给药1次,连续3 d。利用免疫组化检测GFAP、Iba-1的表达,TUNEL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内NF-κB表达及细胞质内p38 MAPK的磷酸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BI 3 d组GFAP、Iba-1、TNF-α、IL-1β、IL-6、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及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均升高,细胞凋亡增加(均P<0.05);与TBI 3 d组相比,TBI 3 d+Ori组GFAP、Iba-1、TNF-α、IL-1β、IL-6、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及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均下降,细胞凋亡数减少(均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减少TBI后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抑制胶质反应,减轻脑损伤,其作用可能与阻断NF-κB及p38 MAPK途径有关。
冬凌草甲素对大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年 第3期 | 熊静 卢冬林 王梓炫 邢昂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 山东青岛266100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青岛266100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对大鼠脑出血(ICH)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组、溶剂组以及Ori低、中、高剂量组,其中后5组大鼠采用右侧基底核区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制备ICH模型。Ori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15、25 mg/kg的Ori腹腔注射,溶剂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手术或药物处理72 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之后处死大鼠提取脑组织,通过测量脑含水量评价脑水肿情况,采用Fluoro Jade-C染色检测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红系衍生的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rf2和HO-1的表达。结果Ori中、高剂量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变性神经元的数量、脑含水量均较ICH组和溶剂组明显下降。ICH组和溶剂组大鼠脑组织NF-κB、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升高,经中、高剂量Ori处理后NF-κB表达降低,而Nrf2和HO-1表达进一步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F=15.17~61.18,P<0.05)。经中剂量Ori处理后ICH大鼠脑内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下降(F=24.53~69.26,P<0.05)。结论Ori可减轻ICH后神经元的损伤和脑水肿程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Nrf2/HO-1抗氧化信号通路和抑制NF-κB炎症通路来减轻ICH后脑损伤。
冬凌草甲素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病变的免疫机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年 第8期 | 郑配国 魏高辉 符含笑 魏忠伟 孙晓旭 张磊 孟宪春 明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摘 要: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OR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EAE小鼠发病前给予ORI治疗,以PBS为阴性对照,观察各组小鼠发病情况。通过对EAE小鼠临床评分和脊髓病灶病理学检测判断ORI的预防效果;通过5,6-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检测CD4+T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阳性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γ干扰素(IFN-γ)阳性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ELISA检测IL-1β水平。结果 ORI能显著改善EAE的临床评分、减少脊髓病变部位炎性细胞浸润;ORI能抑制EAE小鼠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反应性T细胞增殖;与PBS组相比,ORI组IFN-γ+CD4+T细胞和IL-17+CD4+T细胞减少;ORI抑制脾脏肿大、淋巴细胞增殖和IL-1β分泌。结论 ORI能减轻EAE严重程度,与减少IL-1β水平、抑制T细胞增殖及辅助T细胞分化有关。
产冬凌草甲素菌株筛选鉴定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中草药》2017年 第15期 | 魏硕 董诚明 朱畇昊 乔毅琳 李璐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呼吸疾病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药学院
摘 要:目的对冬凌草内生真菌进行筛选鉴定,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以期得到冬凌草甲素高产抗肿瘤活性菌株。方法采用TLC法和HPLC法对前期从冬凌草中分离出的256株内生真菌进行筛选,HPLC-MS测定菌株发酵液中的冬凌草甲素。结合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MTT法测定筛选菌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冬凌草中分离出的256株内生真菌经筛选,获得1株冬凌草甲素高产菌株M-J-5,鉴定为青霉属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Currie et Thom,其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从冬凌草内生真菌中筛选得到产冬凌草甲素且具抗肿瘤活性的菌株M-J-5。
冬凌草甲素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免疫学杂志》2019年 第10期 | 雷艺 杨军 李华 钟海花 王小洁 陈攀 万沁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摘 要:目的以糖尿病诱导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对心肌I/R模型大鼠心肌病理损伤、抗炎等方面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Ctrl组、I/R组(模型组)、I/R+Ori(5 mg)组、I/R+Ori(10 mg)组和I/R+Ori (20 mg)组,前2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后3组灌胃给予冬凌草甲素溶液;检测大鼠平均动脉压(mean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MAP)、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心率(heart rate,HR);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心肌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心损标记物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表达水平,氧化应激因子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心肌炎标记分子白介素-1β(in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组织中白介素-6(in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检测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核转录因子p65(p-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冬凌草甲素能上调模型大鼠MAP、HR和LVSP(P<0.01);减少心肌组织病理损伤(P<0.01);抑制CK-MB、cTnⅠ和Mb表达(P<0.01);上调SOD、GSH活性,下调MDA含量(P<0.01);减少IL-6、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P<0.01);且抑制TGF-β1、P-NF-κB和TNF-α蛋白表达(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改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心脏功能、减少心肌损伤和细胞凋亡、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分子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三种冬凌草素和毛萼乙素体外对人血管生成的影响
《中国药学杂志》2007年 第14期 | 李思维 李玛琳 韩全斌 杨丽华 孙汉董 昆明医学院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摘 要:目的 研究4种二萜化合物(冬凌草甲素、信阳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毛萼乙素,分别简称为SH-A、SX-A、SH-B、ER-B)在体外对血管生成的影响,为发现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线索。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迁移试验及小管形成试验研究了4种化合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4种二萜化合物对ECV304(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小管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在1.47×10^-5-3.76×10-5mol•L^-1(抑制作用SX-A〉SH-A〉SH-B〉ER-B)、8.01×10-7-5.41×10-6mol•L^-1(抑制作用SH-B最强,而SH-A、SX-A和ER-B相仿)和4.25×10-7-2.80×10-6mol•L^-1内(抑制作用SH-B〉SH-A〉SX-A〉ER-B),抑制血管迁移、小管形成的IC50值均低于抑制增殖的IC50。结论4种二萜化合物在体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血管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值得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候选物进一步深入研究。
冬凌草甲素通过改变CyclinD2、CyclinE、P^27的表达对PC-3细胞抑制增殖和凋亡诱导效应
《中国男科学杂志》2012年 第2期 | 李进 杨罗艳 吴洪涛 湘潭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湘潭41110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
摘 要:目的探索冬凌草甲素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干预PC-3细胞,MTT试验分析观察其对PC-3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C-3细胞CyclinD2、CyclinE、P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冬凌草甲素增加G0/G1期PC.3细胞百分率,降低S期PC-3细胞百分率;(2)冬凌草甲素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PC-3细胞的CyclinD2、CyclinE蛋白表达,而P^27,蛋白表达上调;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阻断细胞周期G1/S期“稽查点”:抑制CyclinD2、CyclinE,上调P^27等途径抑制PC-3细胞增殖及诱导PC-3细胞凋亡。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机制实验研究概况
《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 第28期 | 王珍妮 沃兴德 周永列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摘 要:冬凌草甲素(Oridonin)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既可以抑制细胞增殖,抑制核转录因子-KB(NF-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相关信号通路防止肿瘤发生,诱导细胞凋亡,也可以抑制毒性药物损伤自身细胞DNA,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等,有望成为一种天然抗癌新药。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机制实验研究概况
《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 第28期 | 王珍妮 沃兴德 周永列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摘 要:冬凌草甲素(Oridonin)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既可以抑制细胞增殖,抑制核转录因子-KB(NF-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相关信号通路防止肿瘤发生,诱导细胞凋亡,也可以抑制毒性药物损伤自身细胞DNA,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等,有望成为一种天然抗癌新药。
冬凌草现代药理化学成份及临床用药研究
《内蒙古中医药》2014年 第22期 | 熊辉 河南省中医院
摘 要:冬凌草性味苦、甘,性微寒,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抑菌、解热降燥、抗肿瘤作用,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痹、感冒头痛发热、嗳气、噎膈、反胃、气管炎、慢性肝炎、关节风湿痛、蛇虫咬伤.研究发现冬凌草还具有解热、降燥润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对感冒发热、口舌生疮、焦热上火等都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作为中老年人和一些特殊人群,如教师、演员、播音员等日常保健饮品,且延缓衰老.
冬凌草甲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年 第10期 | 胡雪梅 皇甫健 刘洁 李彩萍 邓浩华 吴玉文 徐焱成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 430071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高糖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噻唑蓝法(MTT)确定oridonin作用的最佳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高脂+oridonin预处理组(以下简称为oridonin预处理组,oridonin预处理细胞24 h)、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的浓度为33.3 mmol/L葡萄糖+500 μmol/L棕榈酸,处理48 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白介素6(IL-6)的浓度,以观察细胞的炎症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HUVECs内TAp6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TAp63、Sirt1及凋亡相关基因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Oridonin作用于HUVECs细胞24 h的最佳浓度为5 μmol/L.高糖高脂组HUVECs细胞内TAp63(mRNA及蛋白)、Sirt1 (mRNA及蛋白)、Bcl-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t=-22.50、-6.02、-16.22、-6.72、-7.71,均P<0.05),HUVECs凋亡率、细胞内p-ERK蛋白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t=14.34、12.59、17.37、17.90,均P<0.05).与高糖高脂组相比,oridonin预处理组HUVECs内TAp63 mRNA和蛋白、Sirt1mRNA和蛋白、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5.85、5.06、4.55、3.04、5.81,均P<0.05),HUVECs凋亡率、细胞内p-ERK蛋白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6的浓度明显下降(t=-7.11、-7.81、-10.51、-10.36,均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HUVECs的凋亡,可能与其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炎症反应和(或)增加TAp63、Sirt1、Bcl-2的表达,且降低p-ERK的表达有关.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减轻大鼠脑外伤(TBI)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BI 3 d组和TBI 3 d+Ori组,每组12只。对照组仅接受麻醉,TBI 3 d组利用Feeney法自由落体颅脑损伤装置建立大鼠TBI模型,TBI 3 d+Ori组在造模后立刻腹腔注射冬凌草甲素(1 mg/100 g),此后每12 h给药1次,连续3 d。利用免疫组化检测GFAP、Iba-1的表达,TUNEL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内NF-κB表达及细胞质内p38 MAPK的磷酸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BI 3 d组GFAP、Iba-1、TNF-α、IL-1β、IL-6、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及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均升高,细胞凋亡增加(均P<0.05);与TBI 3 d组相比,TBI 3 d+Ori组GFAP、Iba-1、TNF-α、IL-1β、IL-6、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及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均下降,细胞凋亡数减少(均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减少TBI后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抑制胶质反应,减轻脑损伤,其作用可能与阻断NF-κB及p38 MAPK途径有关。
冬凌草甲素对大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年 第3期 | 熊静 卢冬林 王梓炫 邢昂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 山东青岛266100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青岛266100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对大鼠脑出血(ICH)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组、溶剂组以及Ori低、中、高剂量组,其中后5组大鼠采用右侧基底核区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制备ICH模型。Ori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15、25 mg/kg的Ori腹腔注射,溶剂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手术或药物处理72 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之后处死大鼠提取脑组织,通过测量脑含水量评价脑水肿情况,采用Fluoro Jade-C染色检测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红系衍生的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rf2和HO-1的表达。结果Ori中、高剂量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变性神经元的数量、脑含水量均较ICH组和溶剂组明显下降。ICH组和溶剂组大鼠脑组织NF-κB、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升高,经中、高剂量Ori处理后NF-κB表达降低,而Nrf2和HO-1表达进一步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F=15.17~61.18,P<0.05)。经中剂量Ori处理后ICH大鼠脑内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下降(F=24.53~69.26,P<0.05)。结论Ori可减轻ICH后神经元的损伤和脑水肿程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Nrf2/HO-1抗氧化信号通路和抑制NF-κB炎症通路来减轻ICH后脑损伤。
冬凌草甲素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病变的免疫机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年 第8期 | 郑配国 魏高辉 符含笑 魏忠伟 孙晓旭 张磊 孟宪春 明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摘 要: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OR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EAE小鼠发病前给予ORI治疗,以PBS为阴性对照,观察各组小鼠发病情况。通过对EAE小鼠临床评分和脊髓病灶病理学检测判断ORI的预防效果;通过5,6-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检测CD4+T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阳性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γ干扰素(IFN-γ)阳性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ELISA检测IL-1β水平。结果 ORI能显著改善EAE的临床评分、减少脊髓病变部位炎性细胞浸润;ORI能抑制EAE小鼠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反应性T细胞增殖;与PBS组相比,ORI组IFN-γ+CD4+T细胞和IL-17+CD4+T细胞减少;ORI抑制脾脏肿大、淋巴细胞增殖和IL-1β分泌。结论 ORI能减轻EAE严重程度,与减少IL-1β水平、抑制T细胞增殖及辅助T细胞分化有关。
产冬凌草甲素菌株筛选鉴定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中草药》2017年 第15期 | 魏硕 董诚明 朱畇昊 乔毅琳 李璐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呼吸疾病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药学院
摘 要:目的对冬凌草内生真菌进行筛选鉴定,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以期得到冬凌草甲素高产抗肿瘤活性菌株。方法采用TLC法和HPLC法对前期从冬凌草中分离出的256株内生真菌进行筛选,HPLC-MS测定菌株发酵液中的冬凌草甲素。结合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MTT法测定筛选菌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冬凌草中分离出的256株内生真菌经筛选,获得1株冬凌草甲素高产菌株M-J-5,鉴定为青霉属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Currie et Thom,其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从冬凌草内生真菌中筛选得到产冬凌草甲素且具抗肿瘤活性的菌株M-J-5。
冬凌草甲素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免疫学杂志》2019年 第10期 | 雷艺 杨军 李华 钟海花 王小洁 陈攀 万沁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摘 要:目的以糖尿病诱导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对心肌I/R模型大鼠心肌病理损伤、抗炎等方面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Ctrl组、I/R组(模型组)、I/R+Ori(5 mg)组、I/R+Ori(10 mg)组和I/R+Ori (20 mg)组,前2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后3组灌胃给予冬凌草甲素溶液;检测大鼠平均动脉压(mean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MAP)、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心率(heart rate,HR);HE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心肌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心损标记物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表达水平,氧化应激因子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心肌炎标记分子白介素-1β(in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组织中白介素-6(in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检测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核转录因子p65(p-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冬凌草甲素能上调模型大鼠MAP、HR和LVSP(P<0.01);减少心肌组织病理损伤(P<0.01);抑制CK-MB、cTnⅠ和Mb表达(P<0.01);上调SOD、GSH活性,下调MDA含量(P<0.01);减少IL-6、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P<0.01);且抑制TGF-β1、P-NF-κB和TNF-α蛋白表达(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改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心脏功能、减少心肌损伤和细胞凋亡、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分子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三种冬凌草素和毛萼乙素体外对人血管生成的影响
《中国药学杂志》2007年 第14期 | 李思维 李玛琳 韩全斌 杨丽华 孙汉董 昆明医学院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摘 要:目的 研究4种二萜化合物(冬凌草甲素、信阳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毛萼乙素,分别简称为SH-A、SX-A、SH-B、ER-B)在体外对血管生成的影响,为发现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线索。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迁移试验及小管形成试验研究了4种化合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4种二萜化合物对ECV304(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小管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在1.47×10^-5-3.76×10-5mol•L^-1(抑制作用SX-A〉SH-A〉SH-B〉ER-B)、8.01×10-7-5.41×10-6mol•L^-1(抑制作用SH-B最强,而SH-A、SX-A和ER-B相仿)和4.25×10-7-2.80×10-6mol•L^-1内(抑制作用SH-B〉SH-A〉SX-A〉ER-B),抑制血管迁移、小管形成的IC50值均低于抑制增殖的IC50。结论4种二萜化合物在体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血管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值得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候选物进一步深入研究。
冬凌草甲素通过改变CyclinD2、CyclinE、P^27的表达对PC-3细胞抑制增殖和凋亡诱导效应
《中国男科学杂志》2012年 第2期 | 李进 杨罗艳 吴洪涛 湘潭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湘潭41110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
摘 要:目的探索冬凌草甲素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干预PC-3细胞,MTT试验分析观察其对PC-3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C-3细胞CyclinD2、CyclinE、P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冬凌草甲素增加G0/G1期PC.3细胞百分率,降低S期PC-3细胞百分率;(2)冬凌草甲素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PC-3细胞的CyclinD2、CyclinE蛋白表达,而P^27,蛋白表达上调;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阻断细胞周期G1/S期“稽查点”:抑制CyclinD2、CyclinE,上调P^27等途径抑制PC-3细胞增殖及诱导PC-3细胞凋亡。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机制实验研究概况
《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 第28期 | 王珍妮 沃兴德 周永列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摘 要:冬凌草甲素(Oridonin)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既可以抑制细胞增殖,抑制核转录因子-KB(NF-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相关信号通路防止肿瘤发生,诱导细胞凋亡,也可以抑制毒性药物损伤自身细胞DNA,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等,有望成为一种天然抗癌新药。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机制实验研究概况
《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 第28期 | 王珍妮 沃兴德 周永列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摘 要:冬凌草甲素(Oridonin)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既可以抑制细胞增殖,抑制核转录因子-KB(NF-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相关信号通路防止肿瘤发生,诱导细胞凋亡,也可以抑制毒性药物损伤自身细胞DNA,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等,有望成为一种天然抗癌新药。
冬凌草现代药理化学成份及临床用药研究
《内蒙古中医药》2014年 第22期 | 熊辉 河南省中医院
摘 要:冬凌草性味苦、甘,性微寒,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抑菌、解热降燥、抗肿瘤作用,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痹、感冒头痛发热、嗳气、噎膈、反胃、气管炎、慢性肝炎、关节风湿痛、蛇虫咬伤.研究发现冬凌草还具有解热、降燥润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对感冒发热、口舌生疮、焦热上火等都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作为中老年人和一些特殊人群,如教师、演员、播音员等日常保健饮品,且延缓衰老.
冬凌草甲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年 第10期 | 胡雪梅 皇甫健 刘洁 李彩萍 邓浩华 吴玉文 徐焱成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 430071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高糖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噻唑蓝法(MTT)确定oridonin作用的最佳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高脂+oridonin预处理组(以下简称为oridonin预处理组,oridonin预处理细胞24 h)、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的浓度为33.3 mmol/L葡萄糖+500 μmol/L棕榈酸,处理48 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白介素6(IL-6)的浓度,以观察细胞的炎症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HUVECs内TAp6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TAp63、Sirt1及凋亡相关基因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Oridonin作用于HUVECs细胞24 h的最佳浓度为5 μmol/L.高糖高脂组HUVECs细胞内TAp63(mRNA及蛋白)、Sirt1 (mRNA及蛋白)、Bcl-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t=-22.50、-6.02、-16.22、-6.72、-7.71,均P<0.05),HUVECs凋亡率、细胞内p-ERK蛋白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t=14.34、12.59、17.37、17.90,均P<0.05).与高糖高脂组相比,oridonin预处理组HUVECs内TAp63 mRNA和蛋白、Sirt1mRNA和蛋白、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5.85、5.06、4.55、3.04、5.81,均P<0.05),HUVECs凋亡率、细胞内p-ERK蛋白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6的浓度明显下降(t=-7.11、-7.81、-10.51、-10.36,均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HUVECs的凋亡,可能与其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炎症反应和(或)增加TAp63、Sirt1、Bcl-2的表达,且降低p-ERK的表达有关.
Re: 话说冬凌草抗击新冠病毒,针对新冠引起的咽喉肿痛(来自太行山区的仙草)
冬凌草甲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年 第10期 | 胡雪梅 皇甫健 刘洁 李彩萍 邓浩华 吴玉文 徐焱成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 430071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高糖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噻唑蓝法(MTT)确定oridonin作用的最佳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高脂+oridonin预处理组(以下简称为oridonin预处理组,oridonin预处理细胞24 h)、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的浓度为33.3 mmol/L葡萄糖+500 μmol/L棕榈酸,处理48 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白介素6(IL-6)的浓度,以观察细胞的炎症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HUVECs内TAp6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TAp63、Sirt1及凋亡相关基因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Oridonin作用于HUVECs细胞24 h的最佳浓度为5 μmol/L.高糖高脂组HUVECs细胞内TAp63(mRNA及蛋白)、Sirt1 (mRNA及蛋白)、Bcl-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t=-22.50、-6.02、-16.22、-6.72、-7.71,均P<0.05),HUVECs凋亡率、细胞内p-ERK蛋白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t=14.34、12.59、17.37、17.90,均P<0.05).与高糖高脂组相比,oridonin预处理组HUVECs内TAp63 mRNA和蛋白、Sirt1mRNA和蛋白、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5.85、5.06、4.55、3.04、5.81,均P<0.05),HUVECs凋亡率、细胞内p-ERK蛋白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6的浓度明显下降(t=-7.11、-7.81、-10.51、-10.36,均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HUVECs的凋亡,可能与其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炎症反应和(或)增加TAp63、Sirt1、Bcl-2的表达,且降低p-ERK的表达有关.
冬凌草甲素对雄激素缺乏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江苏医药》2020年 第3期 | 王申 耿庆贺 还涵 廖瑞霈 吴新贵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南宁530021 江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骨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 要: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雄激素缺乏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30只6个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睾丸切除+冬凌草甲素补充组(A组,n=10)、睾丸切除组(B组,n=10)和假手术组(C组,n=10)。3个月后采用双能X射线检测骨密度,ELISA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C端交联肽(CTX-1)、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micro-CT检测骨微结构,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与C组相比,B组CTX-1水平升高,P1NP水平降低,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恶化(P<0.05);与B组相比,A组血清P1NP水平升高,CTX-1水平降低,骨密度增加,骨微结构修复(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有效预防雄激素缺乏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症,修复骨微结构和增加骨密度,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基于反向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确定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国新药杂志》2019年 第17期 | 刘伟 张彦忠 白素平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临床药学办公室 新乡453003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 新乡453003
摘 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大数据分析,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建立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化合物-靶标-通路-疾病'网络,并探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于PharmMapper服务器寻找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潜在靶蛋白,建立潜在靶蛋白的相互关系网络,通过KEGG数据库对获取的靶点进行相关通路分析,进一步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冬凌草甲素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相互关联网络。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对人源靶蛋白的105个潜在活性靶点与肿瘤相关。冬凌草甲素抗肿瘤作用于MAP2K1,PIK3R1,TGFβ2,RXRβ,FGFR1,BCL-XL,GSK-3等靶蛋白,其中有19和9个靶蛋白基因分别富集在肿瘤通路、前列腺癌通路和蛋白聚糖肿瘤通路中,有7个靶蛋白基因富集在小细胞肺癌通路中,分别有6个靶蛋白基因富集在结肠直肠癌、胰腺癌和转录失调肿瘤等通路中,主要通过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PPAR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起到抗肿瘤的作用。结论:冬凌草甲素有望作为治疗前列腺癌、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结肠直肠癌、甲状腺癌等多种肿瘤的一个新的潜在药物,该研究为冬凌草甲素治疗肿瘤的靶标研究、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2-甲氧基雌二醇联合冬凌草甲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 第5期 | 李银英 陈成群 张振中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郑州大学药学院
摘 要:目的:研究2-甲氧基雌二醇(2-ME)单独和联合冬凌草甲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0.125、0.250、0.500、1.000、2.000、4.000、8.000、16.000μmol/L 2-ME处理SGC-7901细胞24、48和72 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SRB法检测2-ME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0.625、2.500、10.000、20.000μmol/L 2-ME以及相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单独或联合应用处理SGC-7901细胞48 h后,计算结合指数,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2-ME作用于SGC-7901细胞48 h的IC50值为5.31μmol/L,对细胞SGC-7901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与冬凌草甲素联合应用的IC50值为8.46μmol/L。不同浓度2-ME作用48 h,随着剂量增加,SGC-7901细胞凋亡率增加,联合应用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未表现出协同作用。结论:2-ME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与冬凌草甲素联合应用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表现为相加作用,对凋亡未表现出协同作用。
冬凌草甲素联合DC-CIK细胞杀伤RPMI 8226细胞的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 第14期 | 曲佳 詹昱 冯可欣 陈玲珍 巫进明 杨郁青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干预前后,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为DC-CIK细胞,LDH释放法检测DC-CIK细胞对药物作用前后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下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改变情况。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生成DC-CIK细胞;在相同效靶比时,Ori能明显提高DC-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Ori作用后,RPMI8226细胞NKG2D配体ULBP1的表达增加最为显著(9.19±1.85)(15.47±0.67),(P<0.01);相关分析提示杀伤活性与ULBP1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Ori能提升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与上调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冬凌草甲素联合DC-CIK细胞杀伤RPMI 8226细胞的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 第14期 | 曲佳 詹昱 冯可欣 陈玲珍 巫进明 杨郁青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干预前后,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为DC-CIK细胞,LDH释放法检测DC-CIK细胞对药物作用前后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下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改变情况。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生成DC-CIK细胞;在相同效靶比时,Ori能明显提高DC-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Ori作用后,RPMI8226细胞NKG2D配体ULBP1的表达增加最为显著(9.19±1.85)(15.47±0.67),(P<0.01);相关分析提示杀伤活性与ULBP1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Ori能提升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与上调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冬凌草甲素联合DC-CIK细胞杀伤RPMI 8226细胞的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 第14期 | 曲佳 詹昱 冯可欣 陈玲珍 巫进明 杨郁青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干预前后,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为DC-CIK细胞,LDH释放法检测DC-CIK细胞对药物作用前后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下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改变情况。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生成DC-CIK细胞;在相同效靶比时,Ori能明显提高DC-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Ori作用后,RPMI8226细胞NKG2D配体ULBP1的表达增加最为显著(9.19±1.85)(15.47±0.67),(P<0.01);相关分析提示杀伤活性与ULBP1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Ori能提升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与上调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冬凌草甲素及联合柔红霉素对jurka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观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年 第16期 | 张晓芬 周丽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单用及联合柔红霉素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单用冬凌草甲素、柔红霉素对jurkat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jurkat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Giemsa法检测冬凌草甲素作用于jurkat细胞48h的凋亡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用冬凌草甲素对jur-kat细胞的凋亡率及两药物联合时的凋亡率。结果:单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1、2、4、8和16μg/mL)对jurkat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其中干预48h后的抑制率分别为(10.80±1.58)%、(32.32±7.83)%、(42.27±4.43)%、(55.07±1.65)%和(70.36±4.11)%;当联合小剂量柔红霉素(0.04μg/mL)时对jurkat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Giemsa染色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镜下可观察到胞体皱缩、染色质浓集和凋亡小体等形态学变化。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干预jurkat细胞48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7.74±0.96)%、(13.26±1.49)%、(17.42±1.24)%、(25.13±2.12)%和(29.07±0.59)%,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单用柔红霉素(0.04μg/mL)干预jurkat细胞48h后的凋亡率为(18.19±1.33)%;当冬凌草甲素(4μg/mL)联合柔红霉素(0.04μg/mL)干预jurkat细胞时,其凋亡率为(51.06±2.25)%,与单用两种药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jurkat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联合柔红霉素对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具有协同抑制效应。
冬凌草甲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
《热带医学杂志》2019年 第5期 | 熊朝刚 周俊 吕小会 张鑫 郑修齐 西安市胸科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710100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在体外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10、20、40、80、160μmol/L)和5-氟尿嘧啶(20、40、80、160μmol/L)作用结肠癌HT29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作用;冬凌草甲素(40μmol/L)与5-氟尿嘧啶(25μmol/L)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48 h,并设立对照组,CCK-8法检测HT29细胞的存活率;细胞生死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死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T29细胞中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冬凌草甲素和5-氟尿嘧啶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增殖;40μmol/L冬凌草甲素或80μmol/L 5-氟尿嘧啶作用HT29细胞48 h后,细胞死亡率接近50%。40μmol/L冬凌草甲素联合80μmol/L 5-氟尿嘧啶共处理HT29细胞48 h,细胞存活率下降至(12.54±0.78)%,与冬凌草甲素或5-氟尿嘧啶单独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6,P=0.005 6;t=8.63,P=0.009 1)。结论冬凌草甲素在体外能显著增强5-氟尿嘧啶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抗瘤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受体结合蛋白-1(RIP-1)和受体结合蛋白-3(RIP-3)的表达,进而诱导结肠癌细胞的坏死而实现。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9年 第3期 | 李翔 叶利洪 李继承 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绍兴市第四医院泌尿外科
摘 要: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是一种从冬凌草中提取的贝壳杉烯二萜类活性化合物,具有消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学活性。近期研究表明ORI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通过死亡受体介导、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特异性信号通路及MAPK途径、PI3K/Akt途径等凋亡非特异性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也有报道发现ORI可通过自噬帮助部分细胞延缓或阻断凋亡而使细胞存活。
冬凌草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年 第4期 | 郑晓珂 李钦 冯卫生 河南中医学院
摘 要:新鲜冬凌草用 70 %丙酮水溶液组织破碎提取 ,然后经DiaionHP 2 0、ToyopearlHW 4 0、MCIGel、silicagel等柱层析方法分离得到 5个单体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鉴定为α D 呋喃果糖 (1) ,阿魏酸 (2 ) ,丹参素甲正丁酯 (3) ,3,4 -二羟基苯乳酸 (4 ) ,延命素 - 1β -D 吡喃葡萄糖苷 (5 )。除延命素 - 1β -D 吡喃葡萄糖苷外 。
冬凌草AAC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中药材》2016年 第1期 | 朱畇昊 苏秀红 董诚明 陈随清 邵远洋 张风波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摘 要:目的:克隆冬凌草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acetyl-CoA C-acetyltransferase,AACT)基因并分析其在冬凌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在冬凌草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设计特异引物,采用逆转录PCR技术克隆冬凌草IrAACT基因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其组织表达模式。结果:克隆得到的IrAACT基因全长1 254 bp,编码417个氨基酸,该序列与丹参等植物中的AACT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生物信息学预测IrAACT具有Ⅱ型硫解酶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IrAACT在冬凌草花和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根、茎和愈伤组织。结论:该研究获得了IrAAC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揭示了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阐述该基因在冬凌草二萜类成分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冬凌草甲素抗突变性研究
《癌变.畸变.突变》2001年 第1期 | 杨胜利 韩绍印 张巧 宋爱云 丁兰萍 宫亚欧 张覃沐 河南医科大学食管癌研究室 河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抗突变作用。方法 :采用Ames试验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试验。结果 :冬凌草甲素在未加S9条件下 ,对TA98及TA10 0回复突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高抑制率分别达 89 1%及 80 2 % ;对由环磷酰胺(CP)诱导的小鼠骨髓PCE微核发生率也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P <0 .0 1)。结论
冬凌草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年 第3期 | 李高申 张伟 彭涛 郭梅珍 黄河科技学院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的抗菌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活性成分筛选;采用色谱法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并运用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冬凌草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冬凌草甲素(1)、迷迭香酸(2)、咖啡酸(3)、水杨酸(4)、阿魏酸(5)和香草酸(6)。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SA)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且抗菌活性最强(MIC为3.125、6.25、6.25μg•disc-1),但仍弱于阳性对照小檗碱(MIC值均为0.156μg•disc-1)。阿魏酸对SA和MRSA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为50和50μg•disc-1),水杨酸仅对SA有抗菌活性(MIC为50μg•disc-1)。结论:冬凌草甲素、阿魏酸和水杨酸是冬凌草的主要抗菌活性成分。
冬凌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年 第10期 | 胡雪梅 皇甫健 刘洁 李彩萍 邓浩华 吴玉文 徐焱成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 430071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高糖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噻唑蓝法(MTT)确定oridonin作用的最佳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高脂+oridonin预处理组(以下简称为oridonin预处理组,oridonin预处理细胞24 h)、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的浓度为33.3 mmol/L葡萄糖+500 μmol/L棕榈酸,处理48 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白介素6(IL-6)的浓度,以观察细胞的炎症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HUVECs内TAp6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TAp63、Sirt1及凋亡相关基因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Oridonin作用于HUVECs细胞24 h的最佳浓度为5 μmol/L.高糖高脂组HUVECs细胞内TAp63(mRNA及蛋白)、Sirt1 (mRNA及蛋白)、Bcl-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t=-22.50、-6.02、-16.22、-6.72、-7.71,均P<0.05),HUVECs凋亡率、细胞内p-ERK蛋白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t=14.34、12.59、17.37、17.90,均P<0.05).与高糖高脂组相比,oridonin预处理组HUVECs内TAp63 mRNA和蛋白、Sirt1mRNA和蛋白、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5.85、5.06、4.55、3.04、5.81,均P<0.05),HUVECs凋亡率、细胞内p-ERK蛋白表达及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6的浓度明显下降(t=-7.11、-7.81、-10.51、-10.36,均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HUVECs的凋亡,可能与其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炎症反应和(或)增加TAp63、Sirt1、Bcl-2的表达,且降低p-ERK的表达有关.
冬凌草甲素对雄激素缺乏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江苏医药》2020年 第3期 | 王申 耿庆贺 还涵 廖瑞霈 吴新贵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南宁530021 江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骨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 要:目的观察冬凌草甲素对雄激素缺乏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30只6个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睾丸切除+冬凌草甲素补充组(A组,n=10)、睾丸切除组(B组,n=10)和假手术组(C组,n=10)。3个月后采用双能X射线检测骨密度,ELISA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C端交联肽(CTX-1)、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micro-CT检测骨微结构,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与C组相比,B组CTX-1水平升高,P1NP水平降低,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恶化(P<0.05);与B组相比,A组血清P1NP水平升高,CTX-1水平降低,骨密度增加,骨微结构修复(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有效预防雄激素缺乏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症,修复骨微结构和增加骨密度,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基于反向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确定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国新药杂志》2019年 第17期 | 刘伟 张彦忠 白素平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临床药学办公室 新乡453003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 新乡453003
摘 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大数据分析,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建立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化合物-靶标-通路-疾病'网络,并探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于PharmMapper服务器寻找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潜在靶蛋白,建立潜在靶蛋白的相互关系网络,通过KEGG数据库对获取的靶点进行相关通路分析,进一步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冬凌草甲素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相互关联网络。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对人源靶蛋白的105个潜在活性靶点与肿瘤相关。冬凌草甲素抗肿瘤作用于MAP2K1,PIK3R1,TGFβ2,RXRβ,FGFR1,BCL-XL,GSK-3等靶蛋白,其中有19和9个靶蛋白基因分别富集在肿瘤通路、前列腺癌通路和蛋白聚糖肿瘤通路中,有7个靶蛋白基因富集在小细胞肺癌通路中,分别有6个靶蛋白基因富集在结肠直肠癌、胰腺癌和转录失调肿瘤等通路中,主要通过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PPAR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起到抗肿瘤的作用。结论:冬凌草甲素有望作为治疗前列腺癌、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结肠直肠癌、甲状腺癌等多种肿瘤的一个新的潜在药物,该研究为冬凌草甲素治疗肿瘤的靶标研究、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2-甲氧基雌二醇联合冬凌草甲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 第5期 | 李银英 陈成群 张振中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郑州大学药学院
摘 要:目的:研究2-甲氧基雌二醇(2-ME)单独和联合冬凌草甲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0.125、0.250、0.500、1.000、2.000、4.000、8.000、16.000μmol/L 2-ME处理SGC-7901细胞24、48和72 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SRB法检测2-ME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0.625、2.500、10.000、20.000μmol/L 2-ME以及相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单独或联合应用处理SGC-7901细胞48 h后,计算结合指数,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2-ME作用于SGC-7901细胞48 h的IC50值为5.31μmol/L,对细胞SGC-7901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与冬凌草甲素联合应用的IC50值为8.46μmol/L。不同浓度2-ME作用48 h,随着剂量增加,SGC-7901细胞凋亡率增加,联合应用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未表现出协同作用。结论:2-ME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与冬凌草甲素联合应用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表现为相加作用,对凋亡未表现出协同作用。
冬凌草甲素联合DC-CIK细胞杀伤RPMI 8226细胞的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 第14期 | 曲佳 詹昱 冯可欣 陈玲珍 巫进明 杨郁青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干预前后,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为DC-CIK细胞,LDH释放法检测DC-CIK细胞对药物作用前后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下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改变情况。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生成DC-CIK细胞;在相同效靶比时,Ori能明显提高DC-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Ori作用后,RPMI8226细胞NKG2D配体ULBP1的表达增加最为显著(9.19±1.85)(15.47±0.67),(P<0.01);相关分析提示杀伤活性与ULBP1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Ori能提升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与上调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冬凌草甲素联合DC-CIK细胞杀伤RPMI 8226细胞的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 第14期 | 曲佳 詹昱 冯可欣 陈玲珍 巫进明 杨郁青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干预前后,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为DC-CIK细胞,LDH释放法检测DC-CIK细胞对药物作用前后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下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改变情况。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生成DC-CIK细胞;在相同效靶比时,Ori能明显提高DC-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Ori作用后,RPMI8226细胞NKG2D配体ULBP1的表达增加最为显著(9.19±1.85)(15.47±0.67),(P<0.01);相关分析提示杀伤活性与ULBP1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Ori能提升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与上调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冬凌草甲素联合DC-CIK细胞杀伤RPMI 8226细胞的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 第14期 | 曲佳 詹昱 冯可欣 陈玲珍 巫进明 杨郁青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干预前后,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为DC-CIK细胞,LDH释放法检测DC-CIK细胞对药物作用前后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下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改变情况。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生成DC-CIK细胞;在相同效靶比时,Ori能明显提高DC-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Ori作用后,RPMI8226细胞NKG2D配体ULBP1的表达增加最为显著(9.19±1.85)(15.47±0.67),(P<0.01);相关分析提示杀伤活性与ULBP1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Ori能提升DC-CIK细胞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与上调肿瘤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冬凌草甲素及联合柔红霉素对jurka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观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年 第16期 | 张晓芬 周丽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单用及联合柔红霉素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单用冬凌草甲素、柔红霉素对jurkat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jurkat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Giemsa法检测冬凌草甲素作用于jurkat细胞48h的凋亡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用冬凌草甲素对jur-kat细胞的凋亡率及两药物联合时的凋亡率。结果:单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1、2、4、8和16μg/mL)对jurkat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其中干预48h后的抑制率分别为(10.80±1.58)%、(32.32±7.83)%、(42.27±4.43)%、(55.07±1.65)%和(70.36±4.11)%;当联合小剂量柔红霉素(0.04μg/mL)时对jurkat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Giemsa染色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镜下可观察到胞体皱缩、染色质浓集和凋亡小体等形态学变化。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干预jurkat细胞48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7.74±0.96)%、(13.26±1.49)%、(17.42±1.24)%、(25.13±2.12)%和(29.07±0.59)%,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单用柔红霉素(0.04μg/mL)干预jurkat细胞48h后的凋亡率为(18.19±1.33)%;当冬凌草甲素(4μg/mL)联合柔红霉素(0.04μg/mL)干预jurkat细胞时,其凋亡率为(51.06±2.25)%,与单用两种药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jurkat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联合柔红霉素对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具有协同抑制效应。
冬凌草甲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
《热带医学杂志》2019年 第5期 | 熊朝刚 周俊 吕小会 张鑫 郑修齐 西安市胸科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710100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在体外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10、20、40、80、160μmol/L)和5-氟尿嘧啶(20、40、80、160μmol/L)作用结肠癌HT29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作用;冬凌草甲素(40μmol/L)与5-氟尿嘧啶(25μmol/L)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48 h,并设立对照组,CCK-8法检测HT29细胞的存活率;细胞生死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死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T29细胞中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冬凌草甲素和5-氟尿嘧啶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增殖;40μmol/L冬凌草甲素或80μmol/L 5-氟尿嘧啶作用HT29细胞48 h后,细胞死亡率接近50%。40μmol/L冬凌草甲素联合80μmol/L 5-氟尿嘧啶共处理HT29细胞48 h,细胞存活率下降至(12.54±0.78)%,与冬凌草甲素或5-氟尿嘧啶单独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6,P=0.005 6;t=8.63,P=0.009 1)。结论冬凌草甲素在体外能显著增强5-氟尿嘧啶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抗瘤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受体结合蛋白-1(RIP-1)和受体结合蛋白-3(RIP-3)的表达,进而诱导结肠癌细胞的坏死而实现。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9年 第3期 | 李翔 叶利洪 李继承 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绍兴市第四医院泌尿外科
摘 要: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是一种从冬凌草中提取的贝壳杉烯二萜类活性化合物,具有消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学活性。近期研究表明ORI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通过死亡受体介导、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特异性信号通路及MAPK途径、PI3K/Akt途径等凋亡非特异性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也有报道发现ORI可通过自噬帮助部分细胞延缓或阻断凋亡而使细胞存活。
冬凌草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年 第4期 | 郑晓珂 李钦 冯卫生 河南中医学院
摘 要:新鲜冬凌草用 70 %丙酮水溶液组织破碎提取 ,然后经DiaionHP 2 0、ToyopearlHW 4 0、MCIGel、silicagel等柱层析方法分离得到 5个单体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鉴定为α D 呋喃果糖 (1) ,阿魏酸 (2 ) ,丹参素甲正丁酯 (3) ,3,4 -二羟基苯乳酸 (4 ) ,延命素 - 1β -D 吡喃葡萄糖苷 (5 )。除延命素 - 1β -D 吡喃葡萄糖苷外 。
冬凌草AAC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中药材》2016年 第1期 | 朱畇昊 苏秀红 董诚明 陈随清 邵远洋 张风波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摘 要:目的:克隆冬凌草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acetyl-CoA C-acetyltransferase,AACT)基因并分析其在冬凌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在冬凌草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设计特异引物,采用逆转录PCR技术克隆冬凌草IrAACT基因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其组织表达模式。结果:克隆得到的IrAACT基因全长1 254 bp,编码417个氨基酸,该序列与丹参等植物中的AACT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生物信息学预测IrAACT具有Ⅱ型硫解酶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IrAACT在冬凌草花和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根、茎和愈伤组织。结论:该研究获得了IrAAC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揭示了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阐述该基因在冬凌草二萜类成分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冬凌草甲素抗突变性研究
《癌变.畸变.突变》2001年 第1期 | 杨胜利 韩绍印 张巧 宋爱云 丁兰萍 宫亚欧 张覃沐 河南医科大学食管癌研究室 河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抗突变作用。方法 :采用Ames试验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试验。结果 :冬凌草甲素在未加S9条件下 ,对TA98及TA10 0回复突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高抑制率分别达 89 1%及 80 2 % ;对由环磷酰胺(CP)诱导的小鼠骨髓PCE微核发生率也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P <0 .0 1)。结论
冬凌草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年 第3期 | 李高申 张伟 彭涛 郭梅珍 黄河科技学院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的抗菌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活性成分筛选;采用色谱法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并运用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冬凌草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冬凌草甲素(1)、迷迭香酸(2)、咖啡酸(3)、水杨酸(4)、阿魏酸(5)和香草酸(6)。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SA)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且抗菌活性最强(MIC为3.125、6.25、6.25μg•disc-1),但仍弱于阳性对照小檗碱(MIC值均为0.156μg•disc-1)。阿魏酸对SA和MRSA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为50和50μg•disc-1),水杨酸仅对SA有抗菌活性(MIC为50μg•disc-1)。结论:冬凌草甲素、阿魏酸和水杨酸是冬凌草的主要抗菌活性成分。
冬凌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Re: 话说冬凌草抗击新冠病毒,针对新冠引起的咽喉肿痛(来自太行山区的仙草)
《海峡药学》2013年 第12期 | 卢海英 王孟华 张雪芹 吴斐华 梁敬钰 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层析、萃取、重结晶等方法对河南济源产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的化学成份进行研究,应用波谱解析和理化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冬凌草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牛尾草甲素(Rabdoternin A,1)、牛尾草丙素(Rabdoternin C,2)、lasiokaurin(3)、enmenol(4)、牛尾草乙素(RabdoterninB,5)、木栓酮(Friedelin,6)、乌苏酸(Ursolic acid,7)、5,8,4-三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5,8,4-tri-hydroxyl-6,7,3-tri-methoxyl-flavone,8)、苜蓿素(Tricin,9)、线蓟素(Cirsiliol,10)、胡麻素(Pedalitin,11)。
冬凌草中的一个新生物碱(英文)
《中国天然药物:英文版》2007年 第2期 | 冯卫生 李钦 郑晓珂 匡海学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 (Hemls.) Har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冬凌草地上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冬凌草碱(1),黄嘌呤(2),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3),7-羟基-4(1H)-喹啉酮(4),1,5-二-(3,4-二羟基苯基)-乙烯醚(5),3-(3,4-二羟基苯基)-2-异丙氧基-丙酸(6),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冬凌草甲素抑制T细胞核因子κB(NF-κB)通路减轻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症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20年 第6期 | 杨潇 曹雪珍 魏旭峰 郑配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河南郑州450052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免疫C57BL/6雌性小鼠建立EAE模型,小鼠随机分为EAE对照组和冬凌草甲素治疗组,免疫后的第3、5、7天腹腔注射冬凌草甲素[15 mg/(kg•d)],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观察各组小鼠的发病情况;发病高峰期脊髓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炎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OG反应性CD4^+T细胞的增殖、凋亡,致病性1型辅助T(Th1)细胞、Th17细胞的分化;ELISA检测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磷酸化的NF-κBp65(p-NF-κBp65)和磷酸化的NF-κB抑制蛋白(p-Iκ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治疗组EAE小鼠发病率降低,发病时间延迟,且疾病的严重程度明显减轻,骨髓炎细胞浸润减少;冬凌草甲素在体内和体外抑制髓鞘抗原反应性CD4+T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冬凌草甲素可抑制致病性Th1细胞、Th17细胞分化,降低IFN-γ、IL-17水平;冬凌草甲素可抑制IκB、NF-κBp65的磷酸化。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抑制T细胞增殖和分化及炎性因子的分泌减轻小鼠EAE症状。
冬凌草甲素片对醋酸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英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年 第9期 | 臧凯宏 杜丽东 刘晓梅 马骏 任远 甘肃中医学院 兰州730000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摘 要:目的考察冬凌草甲素片口服给药对醋酸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醋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冬凌草甲素片灌胃给药,给药7 d后,考察冬凌草甲素片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病变活动(体质量、便潜血及粪便性状)的影响,以及对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结肠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胸腺和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冬凌草甲素片口服给药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结肠炎小鼠的病变活动、减轻结肠炎症、降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改善免疫器官脏器指数,以冬凌草甲素片高剂量给药组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高剂量冬凌草甲素片口服给药对醋酸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冬凌草甲素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机制
《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 第7期 | 纠敏 闫鹏 闫国庆 镐影雪 汪伦记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 要:研究了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机制。通过测定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呼吸代谢途径和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抑菌机制。试验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5μg/mL和50μg/mL;冬凌草甲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培养液的电导率升高,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增大,核酸外泄量也增加,2 MIC药物组处理6 h后的电导率比空白组升高了18%(P<0.01),处理12 h后的β-D-半乳糖苷酶活性比空白组增大了124%(P<0.01),胞外核酸大分子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冬凌草甲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9h,菌体可溶性蛋白质总量比对照组减少了约50%(P<0.01);冬凌草甲素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活性,其中对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抑制率为53.22%(P<0.01),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抑制率为33.96%(P<0.01)。试验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抑制菌体内的蛋白质合成、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发挥杀菌作用。
冬凌草素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形成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年 第3期 | 孔睿 邹正 陈立刚 李侑埕 梁国标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辽宁沈阳110016 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沈阳110016
摘 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冬凌草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NLRP3炎症小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水肿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考察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冬凌草素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和脑水肿的发生;并且能够有效的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结论冬凌草素能够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和神经元细胞凋亡,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冬凌草素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形成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年 第3期 | 孔睿 邹正 陈立刚 李侑埕 梁国标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辽宁沈阳110016 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沈阳110016
摘 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冬凌草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NLRP3炎症小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水肿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考察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冬凌草素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和脑水肿的发生;并且能够有效的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结论冬凌草素能够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和神经元细胞凋亡,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冬凌草甲素通过LINC00707/miR-145-5p通路对MPP+诱导SK-N-SH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药学杂志》2021年 第8期 | 康梅娟 张保朝 温昌明 刘义锋 孙军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河南南阳473000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MPP+诱导SK-N-SH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MPP+组、冬凌草甲素低、中、高浓度组、pcDNA组、pcDNA-LINC00707组、si-NC组、si-LINC00707组、MPP++si-NC组、MPP++si-LINC00707组、MPP++冬凌草甲素+pcDNA组、MPP++冬凌草甲素+pcDNA-LINC00707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量;丙二醛(MDA)试剂盒、谷胱甘肽(GSH)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MDA、GS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INC00707和miR-145-5p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INC00707和miR-145-5p的靶向关系。结果冬凌草甲素低、中、高浓度处理后,MPP+诱导的SK-N-SH细胞中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ax表达水平显著降低,LDH水平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GSH含量显著升高,LINC00707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145-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LINC00707靶向调控miR-145-5p,抑制LINC00707表达抑制MPP+诱导SK-N-SH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过表达LINC00707逆转了冬凌草甲素对MPP+诱导SK-N-SH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抑制MPP+诱导SK-N-SH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LINC00707和miR-145-5p有关。
基于Wnt信号通路抑制的冬凌草甲素抗乳腺癌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 第11期 | 岳静 陈如意 洪姣 贵志芳 张婷 任军 许健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杭州市肿瘤医院
摘 要:[目的]探究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活度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Wnt通路相关蛋白Wnt4、GSK3β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结果]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浓度依赖性;冬凌草甲素阻滞MCF-7细胞于G2/M期,且可诱导其凋亡;冬凌草甲素可下调Wnt4、GSK3β、β-catenin的表达。[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且影响了Wnt信号通路。
冬凌草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化学试剂》2021年 第2期 | 杨宏静 方应权 沈庆坤 尚凡凡 全哲山 张训浩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 重庆404120 延边大学药学院 吉林延吉133002
摘 要:以冬凌草甲素为原料,丁二酸为连接臂在其C-14位引入氨基磷酸酯及含氮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所有衍生物均经过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进行结构确认,并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人结肠癌HCT-116、人肝癌BEL-7402、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抗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增殖作用,其中(1S,4aR,5S,6S,6aR,9S,11aS,11bS,14R)-1,5,6-三羟基-4,4-二甲基-8-亚甲基-7-氧代十二氢-1H-6,11b-(环氧甲酰基)-6a,9-甲基环庚[a]萘-14-基4-(((二乙氧基磷酰基)(苯基)甲基)氨基)-4-氧代丁酸酯表现出最强的抗增殖作用,尤其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最好,其IC_(50)值仅为2.73μmol/L,活性提高约4.61倍,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冬凌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5年 第4期 | 左海军 李丹 吴斌 高慧媛 吴立军 池岛乔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中日医药研究所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对冬凌草的乙醇冷浸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并进行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的抗癌活性对比。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1)、β谷甾醇(2)、熊果酸(3)、齐墩果酸(4)、水杨酸(5)、sideritoflavone(6)、冬凌草甲素(7)、冬凌草乙素(8)、冬凌草丙素(9)、胡萝卜苷(10)、enmenol1αOβDglucoside(11)、葡萄糖(12)。冬凌草甲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S2、小鼠纤维肉瘤细胞L929、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人组织淋巴瘤细胞U937以及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都有较好活性而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杀伤作用较弱。结论Sideritoflavone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冬凌草甲素比冬凌草乙素有更好的抗癌活性,且其抗癌活性有较强的选择性。
冬凌草甲素增强巨噬细胞对凋亡的U937细胞的吞噬作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年 第2期 | 刘艳秋 游松 张春玲 田代真一 小野寺敏 池岛乔 沈阳药科大学中日医药研究所 沈阳药科大学天然产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昭和药科大学病态科学教研室
摘 要:目的:研究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活性的冬凌草甲素,促进巨噬细胞对因凋亡的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方法:DNA凝胶电泳检测UV照射(2•4J/cm2,4min)的人组织淋巴瘤U937细胞凋亡;Giemsa染色,Hoechst33258染色,镜下检测计数吞噬作用。结果:UV照射(2•4J/cm2,4min)诱导U937细胞发生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典型的DNA梯带。2•7μmol•L-1的冬凌草甲素具有增强U937分化的巨噬细胞对UV照射诱导凋亡的U937细胞的吞噬作用,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但对非特异性荧光颗粒的吞噬效果较弱。加入抗TNFα和抗IL-1β的抗体,培养12h,吞噬增强作用明显受抑制。冬凌草甲素在人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的U937细胞过程中同样发挥增强吞噬的效果。结论:冬凌草甲素可特异地增强巨噬细胞对凋亡的U937细胞的吞噬作用,其吞噬机制是通过诱导巨噬细胞TNFα和IL-1β的释放。
冬凌草多糖的抗肿瘤及其免疫增强作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年 第11期 | 王一飞 江金花 王庆端 刘晨江 李久香 张美英 戴云 暨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活性。方法 :从冬凌草全草中分离得到冬凌草多糖 ,采用体、内外抑制实验对冬凌草多糖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观察了其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随着冬凌草多糖浓度的提高 ,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逐渐增强 ;体内对小鼠 1 80肿瘤的抑制率为 35 % (P <0 .0 5)。冬凌草多糖体外对刀豆素A(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脂多糖 (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结论 :冬凌草多糖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
冬凌草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2004年 第5期 | 郑晓珂 李钦 冯卫生 河南中医学院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中的酚酸类化学成分。方法 新鲜冬凌草用70%丙酮水溶液组织破碎提取,然后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Silica Gel色谱柱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得到了4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是咖啡酸(Ⅰ),水杨酸(Ⅱ),迷迭香酸(Ⅲ),迷迭香酸甲酯(Ⅳ)。结论 除水杨酸外,其它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冬凌草及其同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层析、萃取、重结晶等方法对河南济源产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的化学成份进行研究,应用波谱解析和理化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冬凌草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牛尾草甲素(Rabdoternin A,1)、牛尾草丙素(Rabdoternin C,2)、lasiokaurin(3)、enmenol(4)、牛尾草乙素(RabdoterninB,5)、木栓酮(Friedelin,6)、乌苏酸(Ursolic acid,7)、5,8,4-三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5,8,4-tri-hydroxyl-6,7,3-tri-methoxyl-flavone,8)、苜蓿素(Tricin,9)、线蓟素(Cirsiliol,10)、胡麻素(Pedalitin,11)。
冬凌草中的一个新生物碱(英文)
《中国天然药物:英文版》2007年 第2期 | 冯卫生 李钦 郑晓珂 匡海学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 (Hemls.) Har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冬凌草地上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冬凌草碱(1),黄嘌呤(2),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3),7-羟基-4(1H)-喹啉酮(4),1,5-二-(3,4-二羟基苯基)-乙烯醚(5),3-(3,4-二羟基苯基)-2-异丙氧基-丙酸(6),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冬凌草甲素抑制T细胞核因子κB(NF-κB)通路减轻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症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20年 第6期 | 杨潇 曹雪珍 魏旭峰 郑配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河南郑州450052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免疫C57BL/6雌性小鼠建立EAE模型,小鼠随机分为EAE对照组和冬凌草甲素治疗组,免疫后的第3、5、7天腹腔注射冬凌草甲素[15 mg/(kg•d)],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观察各组小鼠的发病情况;发病高峰期脊髓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炎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OG反应性CD4^+T细胞的增殖、凋亡,致病性1型辅助T(Th1)细胞、Th17细胞的分化;ELISA检测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磷酸化的NF-κBp65(p-NF-κBp65)和磷酸化的NF-κB抑制蛋白(p-Iκ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治疗组EAE小鼠发病率降低,发病时间延迟,且疾病的严重程度明显减轻,骨髓炎细胞浸润减少;冬凌草甲素在体内和体外抑制髓鞘抗原反应性CD4+T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冬凌草甲素可抑制致病性Th1细胞、Th17细胞分化,降低IFN-γ、IL-17水平;冬凌草甲素可抑制IκB、NF-κBp65的磷酸化。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抑制T细胞增殖和分化及炎性因子的分泌减轻小鼠EAE症状。
冬凌草甲素片对醋酸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英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年 第9期 | 臧凯宏 杜丽东 刘晓梅 马骏 任远 甘肃中医学院 兰州730000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摘 要:目的考察冬凌草甲素片口服给药对醋酸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醋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冬凌草甲素片灌胃给药,给药7 d后,考察冬凌草甲素片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病变活动(体质量、便潜血及粪便性状)的影响,以及对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结肠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胸腺和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冬凌草甲素片口服给药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结肠炎小鼠的病变活动、减轻结肠炎症、降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改善免疫器官脏器指数,以冬凌草甲素片高剂量给药组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高剂量冬凌草甲素片口服给药对醋酸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冬凌草甲素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机制
《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 第7期 | 纠敏 闫鹏 闫国庆 镐影雪 汪伦记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 要:研究了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机制。通过测定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呼吸代谢途径和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抑菌机制。试验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5μg/mL和50μg/mL;冬凌草甲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培养液的电导率升高,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增大,核酸外泄量也增加,2 MIC药物组处理6 h后的电导率比空白组升高了18%(P<0.01),处理12 h后的β-D-半乳糖苷酶活性比空白组增大了124%(P<0.01),胞外核酸大分子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冬凌草甲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9h,菌体可溶性蛋白质总量比对照组减少了约50%(P<0.01);冬凌草甲素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活性,其中对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抑制率为53.22%(P<0.01),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抑制率为33.96%(P<0.01)。试验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抑制菌体内的蛋白质合成、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发挥杀菌作用。
冬凌草素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形成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年 第3期 | 孔睿 邹正 陈立刚 李侑埕 梁国标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辽宁沈阳110016 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沈阳110016
摘 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冬凌草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NLRP3炎症小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水肿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考察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冬凌草素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和脑水肿的发生;并且能够有效的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结论冬凌草素能够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和神经元细胞凋亡,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冬凌草素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形成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年 第3期 | 孔睿 邹正 陈立刚 李侑埕 梁国标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辽宁沈阳110016 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沈阳110016
摘 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冬凌草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NLRP3炎症小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水肿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考察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冬凌草素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和脑水肿的发生;并且能够有效的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结论冬凌草素能够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和神经元细胞凋亡,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冬凌草甲素通过LINC00707/miR-145-5p通路对MPP+诱导SK-N-SH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药学杂志》2021年 第8期 | 康梅娟 张保朝 温昌明 刘义锋 孙军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河南南阳473000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MPP+诱导SK-N-SH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MPP+组、冬凌草甲素低、中、高浓度组、pcDNA组、pcDNA-LINC00707组、si-NC组、si-LINC00707组、MPP++si-NC组、MPP++si-LINC00707组、MPP++冬凌草甲素+pcDNA组、MPP++冬凌草甲素+pcDNA-LINC00707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量;丙二醛(MDA)试剂盒、谷胱甘肽(GSH)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MDA、GS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INC00707和miR-145-5p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INC00707和miR-145-5p的靶向关系。结果冬凌草甲素低、中、高浓度处理后,MPP+诱导的SK-N-SH细胞中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ax表达水平显著降低,LDH水平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GSH含量显著升高,LINC00707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145-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LINC00707靶向调控miR-145-5p,抑制LINC00707表达抑制MPP+诱导SK-N-SH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过表达LINC00707逆转了冬凌草甲素对MPP+诱导SK-N-SH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抑制MPP+诱导SK-N-SH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LINC00707和miR-145-5p有关。
基于Wnt信号通路抑制的冬凌草甲素抗乳腺癌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 第11期 | 岳静 陈如意 洪姣 贵志芳 张婷 任军 许健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杭州市肿瘤医院
摘 要:[目的]探究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及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活度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Wnt通路相关蛋白Wnt4、GSK3β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结果]冬凌草甲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浓度依赖性;冬凌草甲素阻滞MCF-7细胞于G2/M期,且可诱导其凋亡;冬凌草甲素可下调Wnt4、GSK3β、β-catenin的表达。[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且影响了Wnt信号通路。
冬凌草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化学试剂》2021年 第2期 | 杨宏静 方应权 沈庆坤 尚凡凡 全哲山 张训浩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 重庆404120 延边大学药学院 吉林延吉133002
摘 要:以冬凌草甲素为原料,丁二酸为连接臂在其C-14位引入氨基磷酸酯及含氮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所有衍生物均经过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进行结构确认,并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人结肠癌HCT-116、人肝癌BEL-7402、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抗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增殖作用,其中(1S,4aR,5S,6S,6aR,9S,11aS,11bS,14R)-1,5,6-三羟基-4,4-二甲基-8-亚甲基-7-氧代十二氢-1H-6,11b-(环氧甲酰基)-6a,9-甲基环庚[a]萘-14-基4-(((二乙氧基磷酰基)(苯基)甲基)氨基)-4-氧代丁酸酯表现出最强的抗增殖作用,尤其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最好,其IC_(50)值仅为2.73μmol/L,活性提高约4.61倍,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冬凌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5年 第4期 | 左海军 李丹 吴斌 高慧媛 吴立军 池岛乔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中日医药研究所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对冬凌草的乙醇冷浸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并进行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的抗癌活性对比。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1)、β谷甾醇(2)、熊果酸(3)、齐墩果酸(4)、水杨酸(5)、sideritoflavone(6)、冬凌草甲素(7)、冬凌草乙素(8)、冬凌草丙素(9)、胡萝卜苷(10)、enmenol1αOβDglucoside(11)、葡萄糖(12)。冬凌草甲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S2、小鼠纤维肉瘤细胞L929、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人组织淋巴瘤细胞U937以及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都有较好活性而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杀伤作用较弱。结论Sideritoflavone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冬凌草甲素比冬凌草乙素有更好的抗癌活性,且其抗癌活性有较强的选择性。
冬凌草甲素增强巨噬细胞对凋亡的U937细胞的吞噬作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年 第2期 | 刘艳秋 游松 张春玲 田代真一 小野寺敏 池岛乔 沈阳药科大学中日医药研究所 沈阳药科大学天然产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昭和药科大学病态科学教研室
摘 要:目的:研究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活性的冬凌草甲素,促进巨噬细胞对因凋亡的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方法:DNA凝胶电泳检测UV照射(2•4J/cm2,4min)的人组织淋巴瘤U937细胞凋亡;Giemsa染色,Hoechst33258染色,镜下检测计数吞噬作用。结果:UV照射(2•4J/cm2,4min)诱导U937细胞发生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典型的DNA梯带。2•7μmol•L-1的冬凌草甲素具有增强U937分化的巨噬细胞对UV照射诱导凋亡的U937细胞的吞噬作用,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但对非特异性荧光颗粒的吞噬效果较弱。加入抗TNFα和抗IL-1β的抗体,培养12h,吞噬增强作用明显受抑制。冬凌草甲素在人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的U937细胞过程中同样发挥增强吞噬的效果。结论:冬凌草甲素可特异地增强巨噬细胞对凋亡的U937细胞的吞噬作用,其吞噬机制是通过诱导巨噬细胞TNFα和IL-1β的释放。
冬凌草多糖的抗肿瘤及其免疫增强作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年 第11期 | 王一飞 江金花 王庆端 刘晨江 李久香 张美英 戴云 暨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活性。方法 :从冬凌草全草中分离得到冬凌草多糖 ,采用体、内外抑制实验对冬凌草多糖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观察了其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随着冬凌草多糖浓度的提高 ,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逐渐增强 ;体内对小鼠 1 80肿瘤的抑制率为 35 % (P <0 .0 5)。冬凌草多糖体外对刀豆素A(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脂多糖 (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结论 :冬凌草多糖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
冬凌草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2004年 第5期 | 郑晓珂 李钦 冯卫生 河南中医学院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中的酚酸类化学成分。方法 新鲜冬凌草用70%丙酮水溶液组织破碎提取,然后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Silica Gel色谱柱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得到了4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是咖啡酸(Ⅰ),水杨酸(Ⅱ),迷迭香酸(Ⅲ),迷迭香酸甲酯(Ⅳ)。结论 除水杨酸外,其它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冬凌草及其同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Re: 话说冬凌草抗击新冠病毒,针对新冠引起的咽喉肿痛(来自太行山区的仙草)
冬凌草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药物评价研究》2010年 第2期 | 郭萍 李玉山 郭远强 南开大学药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摘 要:早在20世纪70年代,冬凌草良好的抗癌活性就引起了人们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冬凌草中含有萜类、生物碱、甾体、黄酮、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单糖等成分,并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免疫增强、抗氧化、抗突变、降压等药理作用。本文对冬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该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冬凌草的化学和药理作用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 第1期 | 高世勇 王珑 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国家教育部天然抗肿瘤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摘 要:介绍冬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抗肿瘤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关于冬凌草的研究.研究发现冬凌草中含有萜类、生物碱、甾体、黄酮、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单糖等化学成分,并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免疫增强、抗氧化、抗突变、降压等药理作用,而其抗肿瘤机制包括阻遏细胞周期、下调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膜钠泵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等,在临床上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均具有疗效.表明冬凌草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良好的抗癌活性.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年 第2期 | 刘家云 魏敏 顾琴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
摘 要:冬凌草甲素是从冬凌草等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贝壳杉烯二萜类化合物,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自噬及凋亡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对冬凌草甲素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年 第2期 | 刘家云 魏敏 顾琴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
摘 要:冬凌草甲素是从冬凌草等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贝壳杉烯二萜类化合物,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自噬及凋亡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对冬凌草甲素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NB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年 第6期 | 刘加军 陆惠玲 黄仁魏 潘祥林 蔡贵庆 林东军 吴祥元 彭军 林曲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物证学实验室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科 山东大学医学院血液肿瘤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急性白血病NB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4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NB4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有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NB4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年 第13期 | 朱楠 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摘 要:近几十年来,冬凌草的药用价值不断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主要成份冬凌草甲素对多种肿瘤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且功效显著毒性较低。冬凌草甲素主要抗癌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来发挥作用。本文主要对冬凌草甲素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冬凌草甲素对麻醉开胸家兔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年 第1期 | 李琦 陈正 刘洁 孙汉董 林中文 白求恩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摘 要:冬凌草甲素3.0mg,10.0mg/kg iv能使麻醉家兔心脏的LVSP,±dP/dt_(max),V_(pm),P-dP/dt,环体面积等均缩小,t-dP/dt_(max)延长,HR减慢,即负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此外冬凌草甲素还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特点是DBP下降幅度大于SBP,推测冬凌草甲素可能具有抗扩张血管作用。
清开灵胶囊联用冬凌草片对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 第18期 | 郑小燕 裴改社 刘学君 河南濮阳中原油田第八社区管理中心医院
摘 要:目的使用清开灵胶囊联合冬凌草片治疗慢性咽炎,探讨其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清开灵胶囊与冬凌草片,对照组服用冬凌草片。一个月后观察疗效,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共86例,总有效率为94.19%;对照组83例,总有效率为81.93%;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6,P<0.05)。结论使用清开灵胶囊联用冬凌草片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好,值得应用推广。
冬凌草甲素对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英)
《中成药》2004年 第12期 | 刘加军 黄仁魏 潘祥林 彭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山东大学医学院血液肿瘤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及FCM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端粒酶活性及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8umol/L以上的冬凌草甲素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及增殖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药物作用48小时后细胞的凋亡率达高峰,在Hoechst染色图片上可见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的凋亡改变。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下降,同时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冬凌草甲素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及增殖抑制作用,升高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这为冬凌草甲素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白血病提供了有力的试验依据。
抗癌药物冬凌草甲素的分子构型研究
《化学学报》1992年 第5期 | 杨延武 许肖龙 王德华 钱保功 赵清治 姬昂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 河南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
摘 要:本文用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和二维J分解谱归属了冬凌草甲素的~1H谱,测定了所有的质子标量偶合常数,根据一系列的Karplus公式计算了二面角,用自编WUPH计算程序,计算出冬凌草甲素的分子构型。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2008年 第3期 | 辛庆锋 陈俊辉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
摘 要:冬凌草甲素是中草药冬凌草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冬凌草甲素体外抗肿瘤的分子机制可能包括:阻遏细胞周期、下调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膜钠泵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等,其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冬凌草甲素新剂型、体内抗肿瘤药理机制及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仍较少。
冬凌草中一新的二萜成分——冬凌草辛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年 第2期 | 刘延泽 侯建军 吴养洁 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 郑州大学化学系
摘 要:从河南省鹤壁地区产冬凌草 [Isodon rubescens( Hemsl.) Hara]叶中分得一个新的二萜化合物 ,命名为冬凌草辛素 ( Rubescensin H) ,经 NMR谱等确定其结构为 6β,7β,14β,15R-四羟基 - 11β-甲酰氧基 - 7α,2 0 -环氧 -对映 -贝壳杉 - 16-烯。
冬凌草素的化学及药理作用研究——Ⅰ、冬凌草素的分离与鉴定
《中草药》1977年 第10期 |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药理药化组 河南医学院化学教研组 云南省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 郑州化学制药厂试制室
摘 要:经过多年来研究证明,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等有一定疗效;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怠慢性咽喉炎等亦有良好疗效。作者对冬凌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二萜类成分中分得一含量较高并具有强苦味的成分,称为冬凌草素,药理实验证明其为冬凌草抗癌有效成分之一。冬凌草素经结构鉴定与日人藤田荣一从延命草(Isodon japonicus)中分离到的微量成分Oridonin为同一化合物。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年 第1期 | 冯耀荣 陈红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摘 要:冬凌草为唇形科香茶属植物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作用[1]。民间常用于抗炎、抗菌和治疗肿瘤,1977年,冬凌草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冬凌草主要活性成分为二萜类,其中最主要的抗肿瘤有效成分为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本文对Ori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冬凌草甲素芳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1期 | 阎学斌 张建业 可钰 周霞 刘宏民 郑州大学化学系 郑州大学药学院
摘 要:目的:对冬凌草甲素进行结构改造,合成其芳胺衍生物,并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冬凌草甲素分别与4种芳胺发生迈克尔反应,所获产物采用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结构,以冬凌草甲素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产物对K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合成了4个冬凌草甲素的芳胺类衍生物,初步药理试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KB细胞株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
冬凌草甲素对NB_4细胞的诱导凋亡机制
《中成药》2003年 第11期 | 刘加军 伍新尧 潘祥林 蔡贵庆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物证学实验室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液肿瘤中心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对急性白血病NB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4细胞 ,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 ,对细胞凋亡前后的Cas pase3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显著的升高NB4细胞Caspase3活性 ,抑制细胞的生长 ,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 效与时 效关系。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诱导NB4细胞凋亡 ,升高Caspase3活性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药物评价研究》2010年 第2期 | 郭萍 李玉山 郭远强 南开大学药学院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摘 要:早在20世纪70年代,冬凌草良好的抗癌活性就引起了人们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冬凌草中含有萜类、生物碱、甾体、黄酮、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单糖等成分,并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免疫增强、抗氧化、抗突变、降压等药理作用。本文对冬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该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冬凌草的化学和药理作用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 第1期 | 高世勇 王珑 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国家教育部天然抗肿瘤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摘 要:介绍冬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抗肿瘤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关于冬凌草的研究.研究发现冬凌草中含有萜类、生物碱、甾体、黄酮、挥发油、氨基酸、有机酸、单糖等化学成分,并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免疫增强、抗氧化、抗突变、降压等药理作用,而其抗肿瘤机制包括阻遏细胞周期、下调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膜钠泵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等,在临床上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均具有疗效.表明冬凌草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良好的抗癌活性.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年 第2期 | 刘家云 魏敏 顾琴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
摘 要:冬凌草甲素是从冬凌草等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贝壳杉烯二萜类化合物,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自噬及凋亡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对冬凌草甲素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年 第2期 | 刘家云 魏敏 顾琴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
摘 要:冬凌草甲素是从冬凌草等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贝壳杉烯二萜类化合物,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自噬及凋亡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对冬凌草甲素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NB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年 第6期 | 刘加军 陆惠玲 黄仁魏 潘祥林 蔡贵庆 林东军 吴祥元 彭军 林曲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物证学实验室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科 山东大学医学院血液肿瘤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急性白血病NB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4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NB4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有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NB4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年 第13期 | 朱楠 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摘 要:近几十年来,冬凌草的药用价值不断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主要成份冬凌草甲素对多种肿瘤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且功效显著毒性较低。冬凌草甲素主要抗癌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来发挥作用。本文主要对冬凌草甲素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冬凌草甲素对麻醉开胸家兔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年 第1期 | 李琦 陈正 刘洁 孙汉董 林中文 白求恩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摘 要:冬凌草甲素3.0mg,10.0mg/kg iv能使麻醉家兔心脏的LVSP,±dP/dt_(max),V_(pm),P-dP/dt,环体面积等均缩小,t-dP/dt_(max)延长,HR减慢,即负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此外冬凌草甲素还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特点是DBP下降幅度大于SBP,推测冬凌草甲素可能具有抗扩张血管作用。
清开灵胶囊联用冬凌草片对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 第18期 | 郑小燕 裴改社 刘学君 河南濮阳中原油田第八社区管理中心医院
摘 要:目的使用清开灵胶囊联合冬凌草片治疗慢性咽炎,探讨其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清开灵胶囊与冬凌草片,对照组服用冬凌草片。一个月后观察疗效,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共86例,总有效率为94.19%;对照组83例,总有效率为81.93%;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6,P<0.05)。结论使用清开灵胶囊联用冬凌草片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好,值得应用推广。
冬凌草甲素对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英)
《中成药》2004年 第12期 | 刘加军 黄仁魏 潘祥林 彭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山东大学医学院血液肿瘤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及FCM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端粒酶活性及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8umol/L以上的冬凌草甲素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及增殖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药物作用48小时后细胞的凋亡率达高峰,在Hoechst染色图片上可见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的凋亡改变。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下降,同时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冬凌草甲素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及增殖抑制作用,升高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这为冬凌草甲素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白血病提供了有力的试验依据。
抗癌药物冬凌草甲素的分子构型研究
《化学学报》1992年 第5期 | 杨延武 许肖龙 王德华 钱保功 赵清治 姬昂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 河南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
摘 要:本文用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和二维J分解谱归属了冬凌草甲素的~1H谱,测定了所有的质子标量偶合常数,根据一系列的Karplus公式计算了二面角,用自编WUPH计算程序,计算出冬凌草甲素的分子构型。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2008年 第3期 | 辛庆锋 陈俊辉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
摘 要:冬凌草甲素是中草药冬凌草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冬凌草甲素体外抗肿瘤的分子机制可能包括:阻遏细胞周期、下调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膜钠泵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多药耐药等,其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冬凌草甲素新剂型、体内抗肿瘤药理机制及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仍较少。
冬凌草中一新的二萜成分——冬凌草辛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年 第2期 | 刘延泽 侯建军 吴养洁 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 郑州大学化学系
摘 要:从河南省鹤壁地区产冬凌草 [Isodon rubescens( Hemsl.) Hara]叶中分得一个新的二萜化合物 ,命名为冬凌草辛素 ( Rubescensin H) ,经 NMR谱等确定其结构为 6β,7β,14β,15R-四羟基 - 11β-甲酰氧基 - 7α,2 0 -环氧 -对映 -贝壳杉 - 16-烯。
冬凌草素的化学及药理作用研究——Ⅰ、冬凌草素的分离与鉴定
《中草药》1977年 第10期 |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药理药化组 河南医学院化学教研组 云南省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 郑州化学制药厂试制室
摘 要:经过多年来研究证明,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对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等有一定疗效;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怠慢性咽喉炎等亦有良好疗效。作者对冬凌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二萜类成分中分得一含量较高并具有强苦味的成分,称为冬凌草素,药理实验证明其为冬凌草抗癌有效成分之一。冬凌草素经结构鉴定与日人藤田荣一从延命草(Isodon japonicus)中分离到的微量成分Oridonin为同一化合物。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年 第1期 | 冯耀荣 陈红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摘 要:冬凌草为唇形科香茶属植物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作用[1]。民间常用于抗炎、抗菌和治疗肿瘤,1977年,冬凌草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冬凌草主要活性成分为二萜类,其中最主要的抗肿瘤有效成分为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本文对Ori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冬凌草甲素芳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1期 | 阎学斌 张建业 可钰 周霞 刘宏民 郑州大学化学系 郑州大学药学院
摘 要:目的:对冬凌草甲素进行结构改造,合成其芳胺衍生物,并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冬凌草甲素分别与4种芳胺发生迈克尔反应,所获产物采用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结构,以冬凌草甲素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产物对K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合成了4个冬凌草甲素的芳胺类衍生物,初步药理试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KB细胞株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
冬凌草甲素对NB_4细胞的诱导凋亡机制
《中成药》2003年 第11期 | 刘加军 伍新尧 潘祥林 蔡贵庆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物证学实验室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液肿瘤中心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对急性白血病NB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4细胞 ,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 ,对细胞凋亡前后的Cas pase3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显著的升高NB4细胞Caspase3活性 ,抑制细胞的生长 ,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 效与时 效关系。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诱导NB4细胞凋亡 ,升高Caspase3活性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Re: 话说冬凌草抗击新冠病毒,针对新冠引起的咽喉肿痛(来自太行山区的仙草)
冬凌草甲素作用PI_3K/AKT通路诱导HeLa细胞凋亡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年 第5期 | 沈宏伟 胡红珍 曾海涛 柯佩琪 杨越波 李小毛 任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测定冬凌草甲素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实验,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等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LDH法研究细胞死亡的途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25μmol/L以上的冬凌草甲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冬凌草甲素抑制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中,细胞端粒酶Akt、FKHRL、GSK3表达水平及活性显著降低。【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通过诱导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凋亡而发挥抑制HeLa细胞生长作用,抑制Akt和GSK3的活性是冬凌草甲素体外诱导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冬凌草现代研究分析
《中医学报》2015年 第3期 | 郭琳 程永现 白明 苗艳艳 苗明三 河南中医学院
摘 要:冬凌草含有二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类、挥发油类及多糖等成分。对肝癌、胆囊癌、肺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食管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可以抗脑缺血,抗炎、抗菌。在食疗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冬凌草在治疗脑缺血方面的应用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冬凌草甲素诱导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凋亡、逆转耐药性的研究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 第3期 | 郭娟娟 潘祥林 冯长伟 邹俊晖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血液科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诱导多药耐药细胞系K56 2 /A0 2凋亡、逆转耐药性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处理K56 2 /A0 2及敏感株K56 2 /S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 )比色法检测半数抑制率 (IC50 ) ,分析冬凌草甲素对两种细胞柔红霉素(DNR)、高三尖杉酯碱 (HHT)敏感性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两种细胞内DNR浓度的影响。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诱导两种细胞凋亡 ,两者在各浓度、各时点无显著差异 ;可显著逆转K56 2 /A0 2细胞对DNR、HHT的耐药性 ,提高该细胞内DNR的浓度。结论 :冬凌草甲素对K56 2 /A0 2细胞有诱导凋亡、逆转耐药性的作用 ,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抗白血病中药。
冬凌草甲素通过激活caspase诱导HeLa细胞凋亡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 第5期 | 张春玲 吴立军 田代真一 小野寺敏 池岛乔 沈阳药科大学中日医药研究所 沈阳药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室 昭和药科大学病态科学研究室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及LDH法。结果 冬凌草甲素能显著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 ,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间依赖性。形态学观察可见凋亡小体的形成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典型的DNA梯带 ;caspase家族抑制剂 ,caspase 1和 3抑制剂能抑制冬凌草甲素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6 8 7μmol•L-1冬凌草甲素作用HeLa细胞 12h使caspase 3的活力提高 2倍。 结论 适宜浓度以下 ,冬凌草甲素 (6 8 7μmol•L-1)诱导HeLa细胞凋亡具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 ,大剂量 (137 4 μmol•L-1)时 ,冬凌草甲素诱导HeLa细胞坏死的程度强于凋亡 ,且通过激活caspase途径诱导HeLa细胞凋亡。
冬凌草甲素诱导HL-60细胞凋亡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年 第4期 | 王筠 刘清芸 华海婴 叶启霞 张予 张覃沐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药理室 河南医科大学生物遗传教研室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白血病HL 6 0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形态学观察 ,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结果 冬凌草甲素能显著地诱导HL 6 0细胞发生凋亡 ,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和时间依赖性。形态学观察可见凋亡小体的形成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DNA梯带 ;流式细胞仪检测到G1亚峰。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诱导HL 6 0细胞凋亡 ,并与其细胞杀伤活性相互平行 。
冬凌草甲素逆转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耐药性的研究
《上海医学》2002年 第1期 | 郭娟娟 邹俊晖 潘祥林 冯长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 山东省立医院血液科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以柔红霉素(DNR)和高三尖杉酯碱 (HHT)联合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处理K5 6 2 /A0 2及敏感细胞系K5 6 2 /S ,以四唑盐比色法 (MTT)检测两种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P170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内DNR的浓度。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明显减小K5 6 2 /A0 2细胞对DNR、HHT的IC50 ,降低耐药倍数 ,下调P170蛋白的表达 ,增高细胞内DNR的浓度 ,而对K5 6 2 /S细胞无显著影响。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逆转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的耐药性 ,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抗白血病中药。
冬凌草甲素对SW199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中国癌症杂志》2010年 第12期 | 刘军楼 汪悦 徐力 杨继兵 于希忠 刘佳 唐宇宏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西诊教研室
摘 要:背景与目的:中医药治疗肿瘤不良反应较小且疗效尚佳,在胰腺癌防治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与优势,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本研究观察中草药冬凌草甲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12.5、25和50μmol/L)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W199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对细胞形态的影响。DAPI法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凋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端粒酶hTERT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见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冬凌草甲素12.5、25和50μmol/L给药组早期细胞凋亡的百分率显著高于未给药组[(2.17±0.57)%、(5.83±0.57)%、(4.43±0.78)%vs(0.30±0.17)%,P<0.05],晚期细胞凋亡和坏死细胞的百分率也显著高于未给药组[(5.10±0.98)%、(7.03±1.52)%、(10.13±0.70)%vs(2.63±0.06)%,P<0.05]。冬凌草甲素12.5、25和50μmol/L给药组端粒酶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给药组(7.72±0.33、8.17±0.67、10.36±1.65 vs 5.94±0.17,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引起端粒酶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有关。
冬凌草甲素下调STAT3-HKⅡ通路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研究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年 第3期 | 王天晓 刘迎滑 时小燕 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药学院 河南开封475004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Hoechst 33342/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STAT3和HK-Ⅱ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和HK-Ⅱ蛋白表达。结果冬凌草甲素可降低STAT3和HK-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剂量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STAT3 siRNA可下调HK-Ⅱ水平;冬凌草甲素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可被STAT3siRNA和3-BrPA消除。结论冬凌草甲素可能通过抑制STAT3-HK-Ⅱ通路诱导HepG2细胞凋亡。
冬凌草甲素诱导GBC-SD细胞凋亡及对bcl-2,p53,fas/apo-1和c-myc表达的影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 第4期 | 薛宏伟 潘祥麟 杨尚军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液肿瘤科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RuA)对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uA处理GBC-SD细胞,MTT法检测RuA对GBC-SD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定量检测细胞凋亡及半胱天冬酶(caspase-3)的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核磷蛋白p53、bcl-2蛋白、fas/apo-1及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RuA能诱导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药物作用24h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中bcl-2,p53,fas/apo-1和c-myc蛋白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uA诱导GBC-SD细胞凋亡与bcl-2,p53,fas/apo-1和c-myc的表达有关。
冬凌草甲素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中草药》2004年 第7期 | 刘加军 潘祥林 伍新尧 王江峰 陆惠玲 林东军 黄仁魏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物证学实验室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液肿瘤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 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Raji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应用流式细胞仪、Hoechst 332 5 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 ,TRAP- PCR- EL 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Raji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抑制细胞的生长 ,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 -效应与时间 -效应关系。结论 冬凌草甲素对 B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白血病作用 ,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 ,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冬凌草甲素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节
《白血病.淋巴瘤》2003年 第4期 | 申家英 杨波 日照市人民医院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 HL - 6 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噻唑蓝 (MTT)还原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 bcl- 2基因的表达水平 ;应用端粒重复扩增 (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5 nm ol/ L~ 2 5 nm ol/ L 的冬凌草甲素可诱导细胞凋亡 ,抑制细胞增生。在细胞生长受抑制过程中 ,端粒酶活性及 bcl- 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诱导急性白血病 HL- 6 0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生 ;其作用机制与端粒酶活性下降及 bcl- 2的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其中 bcl- 2的表达水平可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冬凌草甲素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及MMP-2MMP-9的表达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年 第5期 | 吴婕 袁守军 杨德宣 田增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药理室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在体内、外对胃癌BGC823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BGC823移植瘤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Ori对BGC82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BGC823细胞周期的影响,体内抑瘤实验观察其对BGC823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Ori对移植瘤组织中MMP-2、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Ori在体外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G2/M期阻滞;体内实验表明,Ori显著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抑制率达70.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Ori显著抑制移植瘤MMP-2及MMP-9的表达。结论Ori在体内、外显著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减少移植瘤MMP-2、MMP-9的表达,提示Ori可能具有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的作用。
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药学学报》2005年 第6期 | 张典瑞 任天池 娄红祥 邢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山东大学药学院
摘 要:目的 考察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 建立生物样品中冬凌草甲素的HPLC测定法,比较冬凌草甲素普通注射液和固态类脂纳米粒注射液的体内分布特点与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在肝、脾、肺、心及肾中的相对摄取率分别为4 .25%, 3. 44%, 1 .19%,0 .52%和0 .60%。静脉注射后的药时曲线表明体内过程符合三室模型,其各相半衰期分别为T1 /2π=0. 087h,T1 /2α=1. 65h,T1 /2β=32. 36h,中心分布容积VC=0 .66mL•kg-1。结论 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能够增强药物的肝脾靶向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循环时间。固态类脂纳米粒可能成为冬凌草甲素的一种新型药物载体。
冬凌草甲素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3年 第4期 | 刘加军 潘祥林 伍新尧 蔡贵庆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白血病 K5 6 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K5 6 2细胞 ,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 ,对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 K5 6 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抑制细胞的生长 ,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 -效与时 -效关系。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抑制 K 5 6 2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复方冬凌草甲素对肺癌SPCA-1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临床肺科杂志》2003年 第3期 | 张守伟 刘加军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摘 要:研究复方冬凌草甲素对肺癌 SPCA- 1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以肺癌 SPCA- 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 ,以不同浓度的复方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SPCA- 1细胞 ,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在普通及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结果 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一定时间后均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流式细胞仪的检测表明细胞凋亡率在一定范围内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复方冬凌草甲素对 SPCA- 1细胞株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的机制主要表现为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下调 ,细胞粒端酶活性的调节可能是通过间接途径实现的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年 第5期 | 沈宏伟 胡红珍 曾海涛 柯佩琪 杨越波 李小毛 任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测定冬凌草甲素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实验,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等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LDH法研究细胞死亡的途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25μmol/L以上的冬凌草甲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冬凌草甲素抑制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中,细胞端粒酶Akt、FKHRL、GSK3表达水平及活性显著降低。【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通过诱导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凋亡而发挥抑制HeLa细胞生长作用,抑制Akt和GSK3的活性是冬凌草甲素体外诱导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冬凌草现代研究分析
《中医学报》2015年 第3期 | 郭琳 程永现 白明 苗艳艳 苗明三 河南中医学院
摘 要:冬凌草含有二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类、挥发油类及多糖等成分。对肝癌、胆囊癌、肺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食管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可以抗脑缺血,抗炎、抗菌。在食疗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冬凌草在治疗脑缺血方面的应用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冬凌草甲素诱导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凋亡、逆转耐药性的研究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 第3期 | 郭娟娟 潘祥林 冯长伟 邹俊晖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血液科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诱导多药耐药细胞系K56 2 /A0 2凋亡、逆转耐药性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处理K56 2 /A0 2及敏感株K56 2 /S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 )比色法检测半数抑制率 (IC50 ) ,分析冬凌草甲素对两种细胞柔红霉素(DNR)、高三尖杉酯碱 (HHT)敏感性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两种细胞内DNR浓度的影响。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诱导两种细胞凋亡 ,两者在各浓度、各时点无显著差异 ;可显著逆转K56 2 /A0 2细胞对DNR、HHT的耐药性 ,提高该细胞内DNR的浓度。结论 :冬凌草甲素对K56 2 /A0 2细胞有诱导凋亡、逆转耐药性的作用 ,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抗白血病中药。
冬凌草甲素通过激活caspase诱导HeLa细胞凋亡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 第5期 | 张春玲 吴立军 田代真一 小野寺敏 池岛乔 沈阳药科大学中日医药研究所 沈阳药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室 昭和药科大学病态科学研究室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及LDH法。结果 冬凌草甲素能显著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 ,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间依赖性。形态学观察可见凋亡小体的形成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典型的DNA梯带 ;caspase家族抑制剂 ,caspase 1和 3抑制剂能抑制冬凌草甲素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6 8 7μmol•L-1冬凌草甲素作用HeLa细胞 12h使caspase 3的活力提高 2倍。 结论 适宜浓度以下 ,冬凌草甲素 (6 8 7μmol•L-1)诱导HeLa细胞凋亡具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 ,大剂量 (137 4 μmol•L-1)时 ,冬凌草甲素诱导HeLa细胞坏死的程度强于凋亡 ,且通过激活caspase途径诱导HeLa细胞凋亡。
冬凌草甲素诱导HL-60细胞凋亡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年 第4期 | 王筠 刘清芸 华海婴 叶启霞 张予 张覃沐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药理室 河南医科大学生物遗传教研室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白血病HL 6 0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形态学观察 ,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结果 冬凌草甲素能显著地诱导HL 6 0细胞发生凋亡 ,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和时间依赖性。形态学观察可见凋亡小体的形成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DNA梯带 ;流式细胞仪检测到G1亚峰。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诱导HL 6 0细胞凋亡 ,并与其细胞杀伤活性相互平行 。
冬凌草甲素逆转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耐药性的研究
《上海医学》2002年 第1期 | 郭娟娟 邹俊晖 潘祥林 冯长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 山东省立医院血液科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多药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以柔红霉素(DNR)和高三尖杉酯碱 (HHT)联合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处理K5 6 2 /A0 2及敏感细胞系K5 6 2 /S ,以四唑盐比色法 (MTT)检测两种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P170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内DNR的浓度。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明显减小K5 6 2 /A0 2细胞对DNR、HHT的IC50 ,降低耐药倍数 ,下调P170蛋白的表达 ,增高细胞内DNR的浓度 ,而对K5 6 2 /S细胞无显著影响。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逆转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的耐药性 ,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抗白血病中药。
冬凌草甲素对SW199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中国癌症杂志》2010年 第12期 | 刘军楼 汪悦 徐力 杨继兵 于希忠 刘佳 唐宇宏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西诊教研室
摘 要:背景与目的:中医药治疗肿瘤不良反应较小且疗效尚佳,在胰腺癌防治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与优势,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本研究观察中草药冬凌草甲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12.5、25和50μmol/L)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W199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对细胞形态的影响。DAPI法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凋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端粒酶hTERT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见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冬凌草甲素12.5、25和50μmol/L给药组早期细胞凋亡的百分率显著高于未给药组[(2.17±0.57)%、(5.83±0.57)%、(4.43±0.78)%vs(0.30±0.17)%,P<0.05],晚期细胞凋亡和坏死细胞的百分率也显著高于未给药组[(5.10±0.98)%、(7.03±1.52)%、(10.13±0.70)%vs(2.63±0.06)%,P<0.05]。冬凌草甲素12.5、25和50μmol/L给药组端粒酶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给药组(7.72±0.33、8.17±0.67、10.36±1.65 vs 5.94±0.17,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引起端粒酶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有关。
冬凌草甲素下调STAT3-HKⅡ通路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研究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年 第3期 | 王天晓 刘迎滑 时小燕 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药学院 河南开封475004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Hoechst 33342/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STAT3和HK-Ⅱ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和HK-Ⅱ蛋白表达。结果冬凌草甲素可降低STAT3和HK-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剂量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STAT3 siRNA可下调HK-Ⅱ水平;冬凌草甲素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可被STAT3siRNA和3-BrPA消除。结论冬凌草甲素可能通过抑制STAT3-HK-Ⅱ通路诱导HepG2细胞凋亡。
冬凌草甲素诱导GBC-SD细胞凋亡及对bcl-2,p53,fas/apo-1和c-myc表达的影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 第4期 | 薛宏伟 潘祥麟 杨尚军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液肿瘤科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RuA)对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uA处理GBC-SD细胞,MTT法检测RuA对GBC-SD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定量检测细胞凋亡及半胱天冬酶(caspase-3)的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核磷蛋白p53、bcl-2蛋白、fas/apo-1及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RuA能诱导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药物作用24h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中bcl-2,p53,fas/apo-1和c-myc蛋白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uA诱导GBC-SD细胞凋亡与bcl-2,p53,fas/apo-1和c-myc的表达有关。
冬凌草甲素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中草药》2004年 第7期 | 刘加军 潘祥林 伍新尧 王江峰 陆惠玲 林东军 黄仁魏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物证学实验室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液肿瘤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 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Raji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应用流式细胞仪、Hoechst 332 5 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 ,TRAP- PCR- EL 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Raji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抑制细胞的生长 ,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 -效应与时间 -效应关系。结论 冬凌草甲素对 B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白血病作用 ,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 ,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冬凌草甲素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节
《白血病.淋巴瘤》2003年 第4期 | 申家英 杨波 日照市人民医院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 HL - 6 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噻唑蓝 (MTT)还原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 bcl- 2基因的表达水平 ;应用端粒重复扩增 (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5 nm ol/ L~ 2 5 nm ol/ L 的冬凌草甲素可诱导细胞凋亡 ,抑制细胞增生。在细胞生长受抑制过程中 ,端粒酶活性及 bcl- 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诱导急性白血病 HL- 6 0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生 ;其作用机制与端粒酶活性下降及 bcl- 2的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其中 bcl- 2的表达水平可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冬凌草甲素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及MMP-2MMP-9的表达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年 第5期 | 吴婕 袁守军 杨德宣 田增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药理室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在体内、外对胃癌BGC823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BGC823移植瘤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Ori对BGC82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BGC823细胞周期的影响,体内抑瘤实验观察其对BGC823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Ori对移植瘤组织中MMP-2、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Ori在体外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G2/M期阻滞;体内实验表明,Ori显著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抑制率达70.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Ori显著抑制移植瘤MMP-2及MMP-9的表达。结论Ori在体内、外显著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减少移植瘤MMP-2、MMP-9的表达,提示Ori可能具有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的作用。
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药学学报》2005年 第6期 | 张典瑞 任天池 娄红祥 邢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山东大学药学院
摘 要:目的 考察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 建立生物样品中冬凌草甲素的HPLC测定法,比较冬凌草甲素普通注射液和固态类脂纳米粒注射液的体内分布特点与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在肝、脾、肺、心及肾中的相对摄取率分别为4 .25%, 3. 44%, 1 .19%,0 .52%和0 .60%。静脉注射后的药时曲线表明体内过程符合三室模型,其各相半衰期分别为T1 /2π=0. 087h,T1 /2α=1. 65h,T1 /2β=32. 36h,中心分布容积VC=0 .66mL•kg-1。结论 冬凌草甲素固态类脂纳米粒能够增强药物的肝脾靶向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循环时间。固态类脂纳米粒可能成为冬凌草甲素的一种新型药物载体。
冬凌草甲素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3年 第4期 | 刘加军 潘祥林 伍新尧 蔡贵庆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摘 要: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白血病 K5 6 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K5 6 2细胞 ,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 ,对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 K5 6 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抑制细胞的生长 ,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 -效与时 -效关系。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抑制 K 5 6 2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复方冬凌草甲素对肺癌SPCA-1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临床肺科杂志》2003年 第3期 | 张守伟 刘加军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摘 要:研究复方冬凌草甲素对肺癌 SPCA- 1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以肺癌 SPCA- 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 ,以不同浓度的复方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SPCA- 1细胞 ,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在普通及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结果 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一定时间后均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流式细胞仪的检测表明细胞凋亡率在一定范围内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复方冬凌草甲素对 SPCA- 1细胞株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的机制主要表现为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下调 ,细胞粒端酶活性的调节可能是通过间接途径实现的 。
Re: 话说冬凌草抗击新冠病毒,针对新冠引起的咽喉肿痛(来自太行山区的仙草)
冬凌草甲素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中草药》2006年 第10期 | 张俊峰 刘加军 陆敏强 李华 陈规划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体外对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方法以8、16、24、32μmol/L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和DNA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blotting观察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地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冬凌草甲素作用60h后,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图片上可见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同时Westernblotting显示32000的caspase-3酶原蛋白的激活,出现20000的亚单位,凋亡过程中伴有Bcl-2蛋白表达的降低和Bax蛋白上调。结论冬凌草甲素能通过降低Bcl-2蛋白表达和上调Bax蛋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冬凌草甲素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抗肝癌药物。
冬凌草甲素对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非程序DNA合成的影响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 第4期 | 杨胜利 张巧 宋爱云 宫亚欧 张谭沐 河南医科大学食管癌研究室 河南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与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药化研究室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抗突变作用。方法 :用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非程序DNA合成 (UnscheduledDNASynthesis,UDS)实验检测冬凌草甲素对UDS的影响。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明显地抑制诱变剂诱导的UDS水平 ,尤其是对盐酸氮芥 (NH2 •HCl)诱导肝原代细胞UDS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P <0 .0 1) ,其抑制率达 73 8%。结论
冬凌草治疗食管癌胃底贲门癌287例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年 第6期 | 樊青霞 李醒亚 王瑞林 范魁生 高国谦 陈化民 陈绍棠 王明武 尹金荣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鹤壁市肿瘤研究所 鲁山县人民医院 嵩县车村卫生院 汤阴县医院
摘 要:冬凌草治疗食管癌胃底贲门癌287例樊青霞1李醒亚1王瑞林1范魁生1高国谦1陈化民2陈绍棠3王明武4尹金荣51.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52)2.鹤壁市肿瘤研究所3.鲁山县人民医院4.嵩县车村卫生院5.汤阴县医院冬凌草又名六月令、山香草、...
冬凌草甲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抑制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 第4期 | 朱国臣 肖大江 张亚男 吴四海 袁渊 黄红宇 魏云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第四医院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抑制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RB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CNE-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冬凌草甲素抑制CNE-2细胞的生长,引起细胞死亡;冬凌草甲素诱导CNE-2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流式细胞分析发现“亚G1期峰”;冬凌草甲素作用后CNE-2细胞的G2/M期比例增多。结论凋亡和坏死同为冬凌草甲素抑制CNE-2细胞生长的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有关,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冬凌草甲素诱导人食管癌SHEE细胞凋亡及其线粒体改变
《现代肿瘤医学》2008年 第6期 | 谢晓原 陈俊辉 王少彬 刘煜珣 沈忠英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诱导人食管癌SHEE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ORI分别作用人食管癌SHEE细胞株不同时间,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及改变;原位末端标记/碘化吡啶(TUNEL/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ORI对SHEE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64μg/ml的ORI作用24h、48h及72h对SHEE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8.7%、89.5%及91.7%;32μg/ml的ORI作用2h后,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在细胞核出现变化之前已发生形状改变,作用8h后,线粒体内部结构消失,细胞核呈细胞凋亡的典型改变;作用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为47.7%,细胞周期图像显示明显的凋亡峰。结论:ORI可诱导SHEE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NB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英文)
《中草药》2005年 第8期 | 刘加军 李桥 潘祥林 彭军 吴祥元 李铭权 林东军 林曲 黄仁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肿瘤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NB 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8、16、24和32μm o l/L)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 4细胞。应用四氮唑蓝(M 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采用蛋白印迹(W estern b lot)和比色法测定细胞凋亡前后caspase-3表达水平及其活性的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16μm o l/L以上浓度)对白血病NB 4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并且呈现出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到典型的核浓缩、核碎裂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细胞凋亡时的DNA“梯形”条带;W estern b lot检测结果表明32 kD a的caspase-3酶原被激活,出现20 kD a的亚单位活化片段,同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显著增高。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通过激活caspase-3的表达而诱导NB 4细胞发生凋亡,可为冬凌草甲素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白血病提供实验依据。
冬凌草液热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 第12期 | 徐培元 赵高贤 常连胜 乔保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摘 要:目的比较中药冬凌草液热疗和多次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将123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在术后1~2个月开始行冬凌草液热疗,每3个月1次,共1年;B组行丝裂霉素膀胱内多次灌注,术后2周开始,每周1次,共6次,然后每个月1次,共1年。观察术后复发率和无瘤间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0~45个月,平均(28.6±5.8)个月。A组复发率5.0%,B组复发率14.3%,两组复发率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发生膀胱炎、血尿、膀胱挛缩、尿道狭窄A组分别为28.3%、5.0%、1.7%、1.7%,B组分别为25.4%、4.8%、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冬凌草液热疗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可靠。
冬凌草甲素通过激活ERK途径诱导U937细胞凋亡
《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 第23期 | 刘艳秋 游松 田代真一 小野寺敏 池岛乔 沈阳药科大学中日医药研究所 沈阳药科大学天然产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昭和药科大学病态科学教研室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组织淋巴瘤U937细胞凋亡的机制及ERK激酶在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噻唑蓝(MTT)法,Hoechst 33258染色法,DNA凝胶电泳及Western blot检测法。结果:冬凌草甲素对U937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7μmol.L-1冬凌草甲素作用细胞12 h后,Hoechst 33258染色细胞,出现明显凋亡小体,并诱导ERK发生磷酸化。ERK磷酸化抑制剂PD98059阻断了冬凌草甲素诱导的细胞生长抑制及DNA片段化。细胞内抑制凋亡蛋白Bcl-XL表达量时间依赖性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增加,而ERK抑制剂可逆转这种作用。结论:冬凌草甲素(27μmol.L-1)诱导U937细胞凋亡,这种作用是通过活化ERK激酶,改变其下游Bax/Bcl-XL的表达比率,从而促进U937细胞发生凋亡。
冬凌草乙素诱导GBC-SD细胞的凋亡及对Bcl-2、p53、Fas/APO-1、C-myc表达的影响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 第11期 | 薛宏伟 潘祥麟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液肿瘤科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乙素对人胆囊癌GBC SD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调亡的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冬凌草乙素处理GBC SD细胞后 ,用MTT法检测GBC SD细胞的存活率 ,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观察和分析凋亡细胞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Bcl 2、p5 3、Fas/APO 1、C myc的表达。结果 冬凌草乙素浓度依赖性地抑制GBC SD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 ;药物作用 2 4h后 ,细胞内Bcl 2、p5 3、Fas/APO 1、C myc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下调 ;Caspase 3活性与凋亡程度相关。结论 冬凌草乙素抑制GBC SD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与Bcl 2、p5 3、Fas/APO 1、C
冬凌草甲素抑制人胃腺癌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中国药房》2008年 第15期 | 辛庆锋 陈俊辉 王少彬 刘煜珣 沈忠英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市518036 汕头大学医学院 汕头市515031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经冬凌草甲素体外作用的BGC-823细胞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16、32、64μg•mL-1冬凌草甲素能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64μg•mL-1的冬凌草甲素作用24、48、72h的抑制率分别为68•5%、90•8%、94•7%。32μg•mL-1冬凌草甲素作用2h后,电镜下BGC-823细胞的线粒体和内质网增殖肿胀;作用8h后,线粒体和内质网空泡化,内部结构消失,细胞核染色质边集呈凋亡的典型改变;作用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BGC-823细胞G2/M期阻滞,凋亡率为37•8%。结论:冬凌草甲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生长抑制可能与G2/M细胞周期阻滞有关,诱导凋亡可能通过线粒体和(或)内质网途径起作用。
冬凌草甲素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凋亡及其可能机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0年 第2期 | 曲佳 郭坤元 吴秉毅 宋朝阳 佘妙容 贺艳杰 南方医科大学暨珠江医院血液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对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Ori(2.5、5、10μmol/L)作用于ARH-77细胞,MTT法检测ARH-77细胞的增殖,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ARH-77细胞的早期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caspase8凋亡试剂盒检测ARH-77细胞caspase8的活化。结果:Ori对ARH-77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10μmol/LOri作用于ARH-77细胞24h后可见细胞变小、胞质中出现空泡,并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Ori(2.5、5、10μmol/L)处理后,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5.07±0.78)%、(21.00±1.49)%和(27.45±2.47)%,均高于对照组的(5.27±1.46)%(P<0.01)。不同浓度Ori(2.5、5、10μmol/L)处理后,反映Δψm的绿色荧光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80±0.75)%、(36.81±2.27)%和(49.48±1.10)%,均高于对照组的(16.96±0.50)%(P<0.01),提示ARH-77细胞凋亡有显著增加。同时,Ori处理可上调ARH-77细胞caspase8的活性(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明显诱导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内、外源凋亡通路有关。
冬凌草甲素对神经母细胞瘤抗肿瘤的作用研究
《医学研究杂志》2016年 第8期 | 张李迪 高丰厚 姜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
摘 要:目的在体内体外水平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CCK-8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O/EB双荧光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活化的caspase-3和剪切的PARP表达水平;构建SHSY-5Y神经母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Ki-67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冬凌草甲素对肿瘤组织增殖的影响。结果冬凌草甲素作用HSY-5Y和SK-N-MC细胞24h后,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处理24h后AO/EB双荧光染色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免疫印迹结果证实冬凌草甲素可以浓度依赖性增加活化的caspase-3和剪切的PARP蛋白的表达。冬凌草甲素处理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量显著小于对照组,Ki-67免疫组化显示冬凌草甲素处理组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比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以抑制SHSY-5Y和SK-N-MC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在动物水平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SW1900细胞凋亡的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 第8期 | 魏凤香 李美玉 李红枝 罗奇志 罗佳波 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中药新药重点实验室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SW190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对SW190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冬凌草甲素作用于SW1900细胞后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观察Bcl2-2和Bax表达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明显抑制SW1900细胞的增殖,诱导SW1900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冬凌草甲素作用48h后。凋亡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的降低和Bax蛋白上调。结论冬凌草甲素对人胰腺癌SW1900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同时抗凋亡蛋白Bcl2-2表达的降低和促凋亡蛋白Bax上调是冬凌草甲素体外诱导胰腺癌SW1900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冬凌草甲素对食管癌干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中草药》2006年 第10期 | 张俊峰 刘加军 陆敏强 李华 陈规划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体外对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方法以8、16、24、32μmol/L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和DNA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blotting观察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地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冬凌草甲素作用60h后,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图片上可见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同时Westernblotting显示32000的caspase-3酶原蛋白的激活,出现20000的亚单位,凋亡过程中伴有Bcl-2蛋白表达的降低和Bax蛋白上调。结论冬凌草甲素能通过降低Bcl-2蛋白表达和上调Bax蛋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冬凌草甲素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抗肝癌药物。
冬凌草甲素对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非程序DNA合成的影响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 第4期 | 杨胜利 张巧 宋爱云 宫亚欧 张谭沐 河南医科大学食管癌研究室 河南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与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药化研究室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抗突变作用。方法 :用大鼠肺及肝原代细胞非程序DNA合成 (UnscheduledDNASynthesis,UDS)实验检测冬凌草甲素对UDS的影响。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明显地抑制诱变剂诱导的UDS水平 ,尤其是对盐酸氮芥 (NH2 •HCl)诱导肝原代细胞UDS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P <0 .0 1) ,其抑制率达 73 8%。结论
冬凌草治疗食管癌胃底贲门癌287例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年 第6期 | 樊青霞 李醒亚 王瑞林 范魁生 高国谦 陈化民 陈绍棠 王明武 尹金荣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鹤壁市肿瘤研究所 鲁山县人民医院 嵩县车村卫生院 汤阴县医院
摘 要:冬凌草治疗食管癌胃底贲门癌287例樊青霞1李醒亚1王瑞林1范魁生1高国谦1陈化民2陈绍棠3王明武4尹金荣51.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52)2.鹤壁市肿瘤研究所3.鲁山县人民医院4.嵩县车村卫生院5.汤阴县医院冬凌草又名六月令、山香草、...
冬凌草甲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抑制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 第4期 | 朱国臣 肖大江 张亚男 吴四海 袁渊 黄红宇 魏云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第四医院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抑制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RB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CNE-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冬凌草甲素抑制CNE-2细胞的生长,引起细胞死亡;冬凌草甲素诱导CNE-2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流式细胞分析发现“亚G1期峰”;冬凌草甲素作用后CNE-2细胞的G2/M期比例增多。结论凋亡和坏死同为冬凌草甲素抑制CNE-2细胞生长的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有关,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冬凌草甲素诱导人食管癌SHEE细胞凋亡及其线粒体改变
《现代肿瘤医学》2008年 第6期 | 谢晓原 陈俊辉 王少彬 刘煜珣 沈忠英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诱导人食管癌SHEE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ORI分别作用人食管癌SHEE细胞株不同时间,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及改变;原位末端标记/碘化吡啶(TUNEL/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ORI对SHEE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64μg/ml的ORI作用24h、48h及72h对SHEE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8.7%、89.5%及91.7%;32μg/ml的ORI作用2h后,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在细胞核出现变化之前已发生形状改变,作用8h后,线粒体内部结构消失,细胞核呈细胞凋亡的典型改变;作用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为47.7%,细胞周期图像显示明显的凋亡峰。结论:ORI可诱导SHEE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NB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英文)
《中草药》2005年 第8期 | 刘加军 李桥 潘祥林 彭军 吴祥元 李铭权 林东军 林曲 黄仁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肿瘤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NB 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8、16、24和32μm o l/L)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 4细胞。应用四氮唑蓝(M 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采用蛋白印迹(W estern b lot)和比色法测定细胞凋亡前后caspase-3表达水平及其活性的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16μm o l/L以上浓度)对白血病NB 4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并且呈现出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到典型的核浓缩、核碎裂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细胞凋亡时的DNA“梯形”条带;W estern b lot检测结果表明32 kD a的caspase-3酶原被激活,出现20 kD a的亚单位活化片段,同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显著增高。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通过激活caspase-3的表达而诱导NB 4细胞发生凋亡,可为冬凌草甲素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白血病提供实验依据。
冬凌草液热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 第12期 | 徐培元 赵高贤 常连胜 乔保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摘 要:目的比较中药冬凌草液热疗和多次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将123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在术后1~2个月开始行冬凌草液热疗,每3个月1次,共1年;B组行丝裂霉素膀胱内多次灌注,术后2周开始,每周1次,共6次,然后每个月1次,共1年。观察术后复发率和无瘤间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0~45个月,平均(28.6±5.8)个月。A组复发率5.0%,B组复发率14.3%,两组复发率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发生膀胱炎、血尿、膀胱挛缩、尿道狭窄A组分别为28.3%、5.0%、1.7%、1.7%,B组分别为25.4%、4.8%、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冬凌草液热疗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可靠。
冬凌草甲素通过激活ERK途径诱导U937细胞凋亡
《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 第23期 | 刘艳秋 游松 田代真一 小野寺敏 池岛乔 沈阳药科大学中日医药研究所 沈阳药科大学天然产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昭和药科大学病态科学教研室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组织淋巴瘤U937细胞凋亡的机制及ERK激酶在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噻唑蓝(MTT)法,Hoechst 33258染色法,DNA凝胶电泳及Western blot检测法。结果:冬凌草甲素对U937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7μmol.L-1冬凌草甲素作用细胞12 h后,Hoechst 33258染色细胞,出现明显凋亡小体,并诱导ERK发生磷酸化。ERK磷酸化抑制剂PD98059阻断了冬凌草甲素诱导的细胞生长抑制及DNA片段化。细胞内抑制凋亡蛋白Bcl-XL表达量时间依赖性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增加,而ERK抑制剂可逆转这种作用。结论:冬凌草甲素(27μmol.L-1)诱导U937细胞凋亡,这种作用是通过活化ERK激酶,改变其下游Bax/Bcl-XL的表达比率,从而促进U937细胞发生凋亡。
冬凌草乙素诱导GBC-SD细胞的凋亡及对Bcl-2、p53、Fas/APO-1、C-myc表达的影响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 第11期 | 薛宏伟 潘祥麟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液肿瘤科
摘 要:目的 探讨冬凌草乙素对人胆囊癌GBC SD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调亡的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冬凌草乙素处理GBC SD细胞后 ,用MTT法检测GBC SD细胞的存活率 ,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观察和分析凋亡细胞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Bcl 2、p5 3、Fas/APO 1、C myc的表达。结果 冬凌草乙素浓度依赖性地抑制GBC SD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 ;药物作用 2 4h后 ,细胞内Bcl 2、p5 3、Fas/APO 1、C myc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下调 ;Caspase 3活性与凋亡程度相关。结论 冬凌草乙素抑制GBC SD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与Bcl 2、p5 3、Fas/APO 1、C
冬凌草甲素抑制人胃腺癌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中国药房》2008年 第15期 | 辛庆锋 陈俊辉 王少彬 刘煜珣 沈忠英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市518036 汕头大学医学院 汕头市515031
摘 要: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经冬凌草甲素体外作用的BGC-823细胞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16、32、64μg•mL-1冬凌草甲素能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64μg•mL-1的冬凌草甲素作用24、48、72h的抑制率分别为68•5%、90•8%、94•7%。32μg•mL-1冬凌草甲素作用2h后,电镜下BGC-823细胞的线粒体和内质网增殖肿胀;作用8h后,线粒体和内质网空泡化,内部结构消失,细胞核染色质边集呈凋亡的典型改变;作用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BGC-823细胞G2/M期阻滞,凋亡率为37•8%。结论:冬凌草甲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生长抑制可能与G2/M细胞周期阻滞有关,诱导凋亡可能通过线粒体和(或)内质网途径起作用。
冬凌草甲素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凋亡及其可能机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0年 第2期 | 曲佳 郭坤元 吴秉毅 宋朝阳 佘妙容 贺艳杰 南方医科大学暨珠江医院血液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血液科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对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Ori(2.5、5、10μmol/L)作用于ARH-77细胞,MTT法检测ARH-77细胞的增殖,相差显微镜和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ARH-77细胞的早期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caspase8凋亡试剂盒检测ARH-77细胞caspase8的活化。结果:Ori对ARH-77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10μmol/LOri作用于ARH-77细胞24h后可见细胞变小、胞质中出现空泡,并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Ori(2.5、5、10μmol/L)处理后,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5.07±0.78)%、(21.00±1.49)%和(27.45±2.47)%,均高于对照组的(5.27±1.46)%(P<0.01)。不同浓度Ori(2.5、5、10μmol/L)处理后,反映Δψm的绿色荧光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80±0.75)%、(36.81±2.27)%和(49.48±1.10)%,均高于对照组的(16.96±0.50)%(P<0.01),提示ARH-77细胞凋亡有显著增加。同时,Ori处理可上调ARH-77细胞caspase8的活性(P<0.01)。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明显诱导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内、外源凋亡通路有关。
冬凌草甲素对神经母细胞瘤抗肿瘤的作用研究
《医学研究杂志》2016年 第8期 | 张李迪 高丰厚 姜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
摘 要:目的在体内体外水平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CCK-8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O/EB双荧光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活化的caspase-3和剪切的PARP表达水平;构建SHSY-5Y神经母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Ki-67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冬凌草甲素对肿瘤组织增殖的影响。结果冬凌草甲素作用HSY-5Y和SK-N-MC细胞24h后,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处理24h后AO/EB双荧光染色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免疫印迹结果证实冬凌草甲素可以浓度依赖性增加活化的caspase-3和剪切的PARP蛋白的表达。冬凌草甲素处理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量显著小于对照组,Ki-67免疫组化显示冬凌草甲素处理组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比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冬凌草甲素可以抑制SHSY-5Y和SK-N-MC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在动物水平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SW1900细胞凋亡的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 第8期 | 魏凤香 李美玉 李红枝 罗奇志 罗佳波 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中药新药重点实验室
摘 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SW190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对SW190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冬凌草甲素作用于SW1900细胞后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观察Bcl2-2和Bax表达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明显抑制SW1900细胞的增殖,诱导SW1900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冬凌草甲素作用48h后。凋亡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的降低和Bax蛋白上调。结论冬凌草甲素对人胰腺癌SW1900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同时抗凋亡蛋白Bcl2-2表达的降低和促凋亡蛋白Bax上调是冬凌草甲素体外诱导胰腺癌SW1900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冬凌草甲素对食管癌干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